婴儿如何预防肝炎

传染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78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婴儿

婴儿预防肝炎可通过接种疫苗、母乳喂养、注意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肝炎可能由病毒感染、母婴传播、接触污染物品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类型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式。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续按0-1-6月程序完成三针接种。甲肝疫苗适用于1岁以上婴幼儿,高危地区可提前至6月龄接种。疫苗接种后需观察有无局部红肿或低热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母乳喂养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经规范免疫阻断后可行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A能帮助婴儿建立肠道免疫屏障,降低甲肝等经口传播疾病风险。哺乳前需清洁乳头,避免乳头皲裂出血。若母亲患有活动性乙肝且病毒载量高,应暂停哺乳并及时就医评估。

3、注意卫生

照顾者接触婴儿前需用流动水及肥皂洗手,特别是更换尿布、准备食物前后。婴儿餐具应单独消毒,避免与成人混用。6月龄后添加辅食时,蔬菜水果需彻底清洗,肉类鱼类应充分煮熟。外出时避免让婴儿触摸公共物品后吮吸手指。

4、避免传染源

家庭成员患有肝炎时应做好隔离,不与婴儿共用毛巾、牙刷等个人物品。避免带婴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托育机构需查验工作人员健康证,确保环境定期消毒。若保姆患有戊肝等消化道传染病,须暂停服务工作。

5、定期体检

婴儿出生后需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确认母婴阻断是否成功。3岁前每半年检查肝功能,重点监测转氨酶和胆红素指标。如发现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异常,应立即就医排查肝炎可能。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应增加随访频率,必要时检测肝炎病毒载量。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婴儿居住环境通风干燥,衣物被褥定期阳光暴晒。添加辅食后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泥、维生素C的苹果泥等,增强肝脏代谢能力。避免给婴儿食用未灭菌乳制品或生冷海鲜。照料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肝炎疑似症状时,应及时检测并暂时避免接触婴儿。婴儿专用指甲剪、毛巾等物品应每月更换,奶瓶奶嘴每日煮沸消毒。通过综合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婴儿肝炎发生概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