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会引起腹泻吗?

胃肠炎会引起腹泻。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炎症,主要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或食物过敏等因素引起,腹泻是其典型症状之一。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可导致病毒性胃肠炎,表现为水样腹泻、呕吐和低热。治疗以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缓解症状。家长需注意患儿脱水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细菌感染会引起细菌性胃肠炎,常见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颗粒、黄连素片等抗菌药物,同时避免高纤维和油腻食物。
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腹泻,粪便中可见虫体或包囊。确诊后需使用甲硝唑片、阿苯达唑片、吡喹酮片等驱虫药,治疗期间需做好个人卫生隔离。
牛奶、海鲜等食物过敏可诱发过敏性胃肠炎,除腹泻外常伴皮肤荨麻疹。需立即停止接触过敏原,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
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配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调节菌群。
胃肠炎患者应选择低脂少渣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蒸苹果等,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腹泻期间需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预防脱水。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严重脱水等症状,须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