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不合对胎儿有什么危害
妇幼保健编辑
健康领路人
妇幼保健编辑
健康领路人
ABO血型不合可能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发生溶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等症状。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通常由母婴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引起,常见于O型血母亲怀有A型或B型血胎儿时。

胎儿红细胞被母体抗体破坏后,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巩膜黄染。严重时可发展为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伤。轻度黄疸可通过蓝光照射治疗,重度需换血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常用药物包括茵栀黄口服液、苯巴比妥片、人血白蛋白注射液。
溶血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引发胎儿血红蛋白下降。急性贫血可致胎儿缺氧、水肿甚至心力衰竭。监测脐血流和胎儿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必要时需宫内输血。纠正贫血可使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琥珀酸亚铁片、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溶血产物需经肝脏代谢,长期溶血可导致胎儿肝脾代偿性增大。超声检查可见脏器体积异常,可能伴随门静脉高压。治疗需控制溶血进展,必要时行脾动脉栓塞术。护肝药物包括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严重贫血导致心功能衰竭时,可出现皮下组织及体腔积液。超声显示皮肤增厚、胸腹腔积液,需紧急宫内干预。利尿治疗可用呋塞米注射液,同时配合人血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
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沉积于基底节,可能引起听力丧失、脑性瘫痪等后遗症。预防关键在于控制胆红素峰值,已发生损伤时可采用神经营养药物如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片、胞磷胆碱钠胶囊。

孕期定期检测母体抗体效价及胎儿超声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干预。新生儿出生后需密切监测胆红素变化,避免延误治疗。哺乳期母亲无须停止母乳喂养,但需观察婴儿黄疸程度。保持合理喂养频率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日常注意避免感染等诱发溶血加重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