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指数高的治疗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191次浏览

关键词: #黄疸 #黄疸指数

黄疸是发病后常见的症状,主要是肝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上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粘膜、巩膜、皮肤等部位的黄染。巩膜含有很多弹性蛋白,弹性蛋白和胆红素具有很大的亲和力,患者常巩膜首先出现黄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34.2μmol/L,但没有看到黄染时,被称为隐性黄疸和亚临床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多于34.2μmol/L时,肉眼可见黄疸,即为显性黄疸。

黄疸指数偏高的原因

1、由于红细胞的破坏程度增大,胆红素的生成过多从而引起了溶血性黄疸

2、肝细胞病变引起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肝细胞性黄疸。

3、肝外胆管或肝内发生机械性梗阻,引起胆红素排放障碍,引起阻塞性黄疸。

4、肝细胞先天性缺陷,肝脏无法完成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引起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黄疸指数高的治疗

1、光疗法是降低血清不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有效方法。胆红素没有被光照射的话,就会产生不需要肝脏代谢而迅速从胆汁和尿中排出的物质。

2、换血疗法,换血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但这种方法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时。

3、用药治疗,用药控制胆红素的产生,加快胆红素的清除和控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