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相情感性障碍症状

双相情感性障碍的症状主要包括情绪高涨与低落交替发作,可能伴有思维、行为及生理功能紊乱。典型表现有躁狂发作时的过度兴奋、抑郁发作时的持续低落,以及混合发作时的矛盾状态。
躁狂期患者出现异常持久的情绪高涨或易怒,活动量明显增加,可能伴随睡眠需求减少、语速加快、思维奔逸等症状。部分患者会表现出过度自信、冲动消费或冒险行为,严重时可能出现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通常持续1周以上,可能影响社会功能。
抑郁期表现为持续2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可能伴有食欲改变、睡眠障碍、疲劳感、注意力下降等症状。部分患者会产生无价值感或自杀念头,生理上可能出现动作迟缓或激越。抑郁发作程度可从轻度社会功能受损到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约40%患者会出现躁狂与抑郁症状同时存在的混合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伴思维奔逸、激越性抑郁等矛盾症状。这种状态可能增加诊断难度,患者既可能失眠又精力充沛,既绝望又易怒,症状持续时间通常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标准。
部分患者1年内出现4次以上情绪发作,称为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更易发生,可能由抗抑郁药物诱发。此类患者症状转换更快,治疗反应较差,需特别注意药物选择和情绪稳定剂的使用。
疾病可能伴随焦虑、强迫、物质滥用等共病问题。部分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如记忆力、执行功能下降。儿童青少年患者可能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而非典型发作,老年患者则更多出现易怒、疑病等非典型症状。
双相情感性障碍需长期综合管理,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酒精和刺激性物质,家属需学习识别复发征兆。建议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配合心理治疗改善社会功能,急性期发作或出现自杀风险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