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结核有什么症状吗

儿童肾结核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低热等症状。肾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疾病,多继发于肺结核,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儿童肾结核的症状主要有尿路刺激症状、全身症状、局部疼痛、尿液异常、体重下降等。建议家长发现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儿童肾结核早期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与普通尿路感染相似。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膀胱黏膜会导致膀胱刺激,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尤其是夜间更为明显。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排尿时灼热感。这些症状容易与尿路感染混淆,但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警惕肾结核可能。
肾结核患儿可能出现长期低热,体温多在37.5-38℃之间波动,午后或夜间发热较为明显。部分患儿伴有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这些症状与肺结核相似,但肺部症状不明显时需要考虑肾结核可能。长期低热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家长需密切观察。
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儿会出现腰部钝痛或酸痛,多为一侧腰部不适。疼痛程度一般不剧烈,但持续存在,活动后可能加重。严重者可能出现肾区叩击痛。疼痛可能与肾脏实质破坏、肾盂积水或继发感染有关。家长发现儿童反复诉说腰部不适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肾结核患儿尿液检查常可发现血尿或脓尿,肉眼可见尿液浑浊或呈洗肉水样。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增多,尿沉渣抗酸染色可能找到结核杆菌。部分患儿尿液中有蛋白质,但一般量不多。尿液异常是诊断肾结核的重要线索,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排尿情况。
长期结核感染会导致儿童营养消耗增加,出现进行性体重下降、生长发育迟缓。患儿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慢性消耗症状。体重不增或下降是疾病进展的重要信号,家长需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儿童肾结核的治疗需要长期规范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治疗期间家长需确保儿童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饮食上应保证充足营养,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适当补充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治疗全程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调整药物或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