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痔疮的10个检查项目

痔疮的检查项目主要有肛门视诊、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排粪造影检查等。痔疮是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曲张,可能与长期便秘、久坐、妊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肛门疼痛、肛门瘙痒等症状。
肛门视诊是痔疮检查的基础项目,医生通过肉眼观察肛门周围皮肤及黏膜情况,判断有无外痔、肛裂、肛周脓肿等病变。痔疮患者可能表现为肛门周围静脉曲张、皮肤红肿或赘生物突出。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需保持肛门清洁。
肛门指检可评估肛门括约肌张力及直肠下端情况,帮助发现内痔、直肠息肉或肿瘤。医生戴手套涂抹润滑剂后将手指伸入肛门触诊,痔疮患者可能触及柔软团块或出血点。检查可能引起轻微不适,但通常无严重疼痛。
肛门镜能直观显示齿状线附近的内痔和混合痔,观察黏膜充血、糜烂程度。检查时将润滑后的肛门镜缓慢插入肛门,充气后观察直肠下端黏膜。急性炎症期或肛裂患者可能需推迟检查。
结肠镜检查可排除结直肠肿瘤、炎症性肠病等引起的便血症状。通过纤维结肠镜观察全结肠黏膜,必要时取活检。痔疮合并长期便血或年龄超过50岁者建议完善该检查。检查前需清洁肠道并禁食。
粪便隐血试验筛查消化道隐性出血,帮助鉴别痔疮出血与上消化道病变。采集粪便样本检测血红蛋白,阳性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检查前3天应避免食用动物血制品以免假阳性。
血常规可评估贫血程度及感染情况,长期痔疮出血可能导致血红蛋白下降。通过静脉采血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严重贫血患者需及时纠正并查找出血原因。
凝血功能检查排查出血性疾病导致的痔疮加重,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异常结果可能提示血友病、肝硬化等基础疾病,需进一步诊治。
肛门超声可显示痔核血流信号及肛管肌肉结构,辅助诊断复杂痔疮或合并肛瘘的情况。采用高频探头经肛门检查,无辐射且痛苦小,能准确评估静脉曲张范围。
磁共振成像适用于疑似合并盆腔肿瘤或复杂肛瘘的痔疮患者,通过多平面成像清晰显示软组织病变。检查时间长且费用较高,通常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排粪造影动态观察排便过程中直肠肛管功能,诊断痔疮合并直肠脱垂或排便障碍。患者坐于特制马桶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可评估直肠排空能力和盆底肌协调性。
痔疮患者日常应保持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次如厕不超过5分钟。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便后温水坐浴可缓解疼痛,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孕妇痔疮加重时可侧卧减轻盆腔压力,哺乳期用药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