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肌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350次浏览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老人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微循环障碍及贫血等原因引起。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血液灌注不足导致心肌缺氧,可能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缺血最常见原因,脂质沉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胸痛,休息可缓解。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严重者需支架植入术。

2、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心脏后负荷。患者可能伴随头晕、心悸,血压控制不佳时症状加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3、糖尿病

糖尿病引发血管内皮损伤和代谢紊乱,导致微循环障碍。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血糖波动时易诱发心绞痛。治疗需联合二甲双胍肠溶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并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4、心脏微循环障碍

小冠状动脉痉挛或功能异常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常见于情绪激动后。症状多为短暂性胸痛,心电图可能无特异性改变。可遵医嘱使用尼可地尔片、曲美他嗪片改善微循环。

5、贫血

血红蛋白降低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代偿性做功增加。患者多见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明显。需查明贫血原因后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或维生素B12,重度贫血需输血治疗。

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应保持低脂低盐饮食,每日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30分钟,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绪波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若出现持续胸痛不缓解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救治。家属需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及用药情况,陪同定期心内科复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