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复位手法

关键词: #关节
关键词: #关节
肘关节脱位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制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恢复。肘关节脱位通常由外伤暴力、关节囊松弛、先天性发育异常、肌肉失衡、退行性病变等因素引起。
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常用牵引屈肘法或膝顶复位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助手固定上臂,术者一手握腕部牵引,另一手拇指推压尺骨鹰嘴,同时屈曲肘关节至90度。复位成功时可闻及弹响,关节活动立即恢复。复位后需拍摄X线确认对位情况,避免合并骨折漏诊。
复位后使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3周,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固定期间定期检查末梢血运,观察是否出现手指麻木、皮肤青紫等神经血管压迫症状。拆除固定前需复查X线确认关节稳定性,过早活动可能引发习惯性脱位。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肿胀,或口服迈之灵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存在韧带损伤,可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促进软骨修复。禁止自行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可能加重关节腔出血。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被动-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初期以钟摆练习和毛巾辅助屈伸为主,后期增加握力球训练和前臂旋前旋后动作。训练强度以不诱发剧烈疼痛为度,配合局部热敷可提升韧带延展性。6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对抗性运动。
适用于合并尺神经损伤、粉碎性骨折或反复脱位者。常见术式包括关节囊修补术、韧带重建术,必要时行尺骨冠突骨折内固定术。术后需持续佩戴铰链式支具8周,通过渐进性负荷训练恢复关节稳定性。
肘关节脱位复位后3个月内应避免肘部过度负重,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日常饮食增加牛奶、鱼类等富含钙质食物,促进韧带修复。若出现关节僵硬、持续疼痛或异常弹响,需及时复查核磁共振评估软组织愈合情况。康复期间可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预防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