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

内分泌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1185次浏览

关键词: #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适用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口服药控制不佳、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等患者。

1、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患者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发病年龄通常较小。常用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治疗需配合血糖监测与饮食管理,避免低血糖发生。

2、2型糖尿病口服药失效

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仍出现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持续超过7%时需启动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多伴有明显胰岛素抵抗或β细胞功能衰退,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餐后血糖波动大。可选用预混胰岛素或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如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3、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饮食运动控制无效时,为避免高血糖对胎儿发育的影响需使用胰岛素。妊娠期禁用口服降糖药,人胰岛素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为首选,其分子结构与人体天然胰岛素一致,不透过胎盘屏障。需密切监测血糖,调整剂量预防新生儿低血糖。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胰岛素严重缺乏导致的急性并发症,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需立即静脉输注短效胰岛素如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配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待血糖稳定后转为皮下胰岛素治疗,预防复发。

5、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常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严重脱水、意识障碍,血糖常超过33.3mmol/L但无酮症。治疗需持续静脉滴注短效胰岛素,如常规人胰岛素注射液,缓慢降低血糖避免脑水肿。同时积极补液纠正高渗状态。

胰岛素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根据结果调整剂量。注射部位应轮换避免脂肪增生,注意预防低血糖反应。保持规律饮食与适度运动,避免酗酒。储存胰岛素时避免高温或冷冻,开封后需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出现视力模糊、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严重者需就医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