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糖高有什么危害

内分泌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323次浏览

关键词: #尿糖

尿糖高可能提示糖尿病、肾小管损伤等疾病,长期未控制可导致多器官损害。尿糖升高主要与血糖控制不佳、肾脏重吸收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典型危害包括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感染风险增加及电解质紊乱。

1、糖尿病肾病

持续尿糖升高会加重肾脏滤过负担,导致肾小球高滤过状态,逐渐发展为蛋白尿肾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下肢水肿等症状。需通过血糖监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评估病情,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必要时联合缬沙坦胶囊等肾脏保护药物。

2、周围神经病变

高血糖状态会损伤神经纤维髓鞘,引发四肢麻木、刺痛感或感觉减退。常见于足部,可能伴随肌力减弱。需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治疗可选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营养神经,配合硫辛酸注射液改善微循环。

3、视网膜病变

尿糖长期超标会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后期可能出现眼底出血甚至失明。建议定期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控制血糖基础上可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雷珠单抗注射液延缓病情进展。

4、感染风险增加

尿糖为细菌繁殖提供培养基,易引发泌尿系统反复感染,女性可能出现外阴瘙痒。需保持会阴清洁,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时及时尿培养检查,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

5、电解质紊乱

渗透性利尿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随尿液大量流失,引发乏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需监测血电解质水平,通过口服补液盐散Ⅲ或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纠正失衡,同时积极控制原发病。

发现尿糖升高应完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日常需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酸摄入,选择全谷物、绿叶蔬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每3-6个月复查并发症相关指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