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红斑狼疮是怎么回事

免疫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302次浏览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红斑

急性红斑狼疮可能由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药物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免疫抑制剂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疟药治疗、生物制剂治疗、血浆置换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

急性红斑狼疮具有家族聚集倾向,部分患者携带HLA-DR2、HLA-DR3等易感基因。这类患者免疫系统更易出现异常激活,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攻击正常组织。典型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光敏感、关节肿痛等症状。治疗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控制病情。

2、紫外线照射

日光中的紫外线可诱发皮肤角质细胞凋亡,释放自身抗原刺激免疫反应。患者接触阳光后可能出现皮疹加重、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日常需严格防晒,外出时使用SPF50+防晒霜,穿戴遮阳帽和长袖衣物。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龙片、羟氯喹片等药物。

3、药物因素

普鲁卡因胺、肼屈嗪等药物可能诱发药物性狼疮,表现为发热、关节炎、胸膜炎等症状,但较少累及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停药后症状多可缓解,严重时需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控制炎症反应。

4、感染因素

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发免疫异常。患者常出现持续性低热、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确诊后需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使用甲氨蝶呤片、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调节药物。

5、内分泌失调

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促进B细胞活化,加重自身抗体产生。育龄期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妊娠可能诱发病情活动。治疗需避免使用雌激素类药物,严重者可考虑使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贝利尤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

急性红斑狼疮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宜选择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限制高盐高脂食物摄入。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和骨密度,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和补体水平。出现持续发热、严重头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日常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需避免日晒和剧烈运动诱发病情反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