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为什么会容易引发癫痫?
神经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神经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中风后容易引发癫痫主要与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中风后癫痫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前者多由急性脑水肿或代谢紊乱触发,后者常与胶质增生、神经环路重组等慢性病理改变相关。

中风导致局部脑血流中断后,缺血核心区神经元快速死亡,周边半暗带细胞因能量代谢障碍出现膜电位不稳定。钠钾泵功能障碍使细胞外钾离子蓄积,同时谷氨酸过度释放激活NMDA受体,钙离子内流引发去极化扩散。这种异常电活动若突破丘脑皮质抑制系统,即可表现为局灶性或全面性癫痫发作。脑出血患者因血肿机械压迫和铁离子毒性作用,更易在发病后24小时内出现早发型癫痫。

迟发型癫痫多见于中风后3-6个月,与卒中灶周边胶质疤痕形成相关。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会改变细胞外间隙结构,阻碍钾离子和神经递质清除。突触重组过程中,残留神经元可能形成异常神经环路,海马区尤其容易出现苔藓纤维出芽等致痫性改变。皮层静脉性梗死患者因病灶多累及皮质,迟发型癫痫发生率可达动脉性梗死的两倍。

中风后癫痫患者应在神经科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可考虑左乙拉西坦片、拉莫三嗪片等对认知影响较小的抗癫痫药物。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熬夜等诱发因素,监测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指标。康复期进行认知训练和肢体功能锻炼时,家属应注意防护突发癫痫导致的跌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