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性白内障怎么治疗

关键词: #白内障
关键词: #白内障
后发性白内障可通过激光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后发性白内障通常由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引起,可能伴随视力模糊、眩光等症状。
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是后发性白内障的首选治疗方式,通过钇铝石榴石激光在混浊的后囊膜上制造开口,恢复光线通路。该方式无需切口,术后恢复快,适用于单纯性后囊膜混浊患者。治疗前需排除青光眼、眼底病变等禁忌证,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眼压升高或飞蚊症,通常可自行缓解。
早期轻度混浊可尝试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等抗氧化剂延缓进展。合并炎症时需联用地塞米松滴眼液控制反应。药物治疗仅适用于混浊程度较轻且无显著视力障碍者,需定期复查评估效果,若视力持续下降应转为激光或手术干预。
对于激光治疗无效或合并人工晶状体偏位者,需行后囊膜切除术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手术需在显微镜下操作,清除混浊后囊膜及部分前部玻璃体,存在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等风险。术后需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并监测眼压变化。
辅助治疗可选用杞菊地黄丸补益肝肾,或针灸睛明、攒竹等穴位改善局部循环。中医手段不能替代主流治疗,仅作为症状缓解的补充措施,实施前需经专业中医师评估体质适应性。
日常需避免强光刺激,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血糖血压可延缓病情进展,适度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用眼时保持环境光线柔和,每用眼30分钟建议闭目休息,避免揉眼等机械刺激。
后发性白内障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视力及眼底情况,激光或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炎滴眼液。饮食注意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眼压波动,出现突发视力下降、眼痛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整体眼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