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科普 > 外科 > 骨科

骨密度bmd值是什么意思

骨科编辑
21次浏览

bmd是英文Bonemineraldensity的缩写,中文翻译为骨密度,是指骨单位面积所含的骨矿物量。骨密度是人体骨骼代谢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内骨量变化情况,骨质疏松程度,同时骨密度也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临床常用X线平片检查来测量骨密度,骨密度最常用T值与Z值来判断。T值将被检者的骨密度与同性别的健康青年人的骨密度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高于(用号表示)或低于(用-号表示)年轻人的标准差数。T值的正常参考值在-1至1之间;若T值在-2.5至-1之间说明有骨量减少,但达不到骨质疏松的程度;若T值小于-2.5表明有骨质疏松。T值适用于诊断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骨质疏松。

临床常用X线平片检查来测量骨密度,骨密度最常用T值与Z值来判断。T值将被检者的骨密度与同性别的健康青年人的骨密度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高于(用号表示)或低于(用-号表示)年轻人的标准差数。T值的正常参考值在-1至1之间;若T值在-2.5至-1之间说明有骨量减少,但达不到骨质疏松的程度;若T值小于-2.5表明有骨质疏松。T值适用于诊断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骨质疏松。

Z值即是将被检者的骨密度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人群的骨密度平均值相比较。Z值大于-2表示在正常范围内,若小于-2表明出现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大。Z值主要适用于判断儿童是否存在骨质疏松。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