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肺怎么办?

儿童肺部问题可通过保持空气清新、适量饮水、遵医嘱用药、雾化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儿童肺部不适可能与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先天性肺发育异常、哮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气促、喘息、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家长需确保儿童所处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甲醛等刺激性物质。使用空气净化器有助于减少室内污染物,湿度维持在50%左右可缓解呼吸道干燥。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和床上用品,减少尘螨滋生。
家长应督促儿童每日饮用足够温水,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6岁以上儿童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000毫升,可适当饮用蜂蜜水或梨汁润肺。避免含糖饮料和冷饮刺激咽喉。
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过敏性哮喘可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控制症状。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支气管痉挛或痰液粘稠的儿童,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药物进行雾化。家长需学习正确操作雾化器,治疗前后清洁儿童面部,避免药物残留刺激皮肤。
慢性肺部疾病患儿需按医嘱进行肺功能检测和胸部影像学复查。家长应记录儿童日常咳嗽频率、运动耐受情况等变化,就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短暂呼吸道症状,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呼吸频率是否异常,新生儿正常呼吸频率为40次每分钟,1岁儿童约30次每分钟。避免让儿童接触花粉、宠物毛发等常见过敏原,流感季节前可接种疫苗预防。饮食上多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南瓜等食物,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修复。若出现口唇发绀、三凹征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