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感冒的监护人该怎么办

婴儿感冒可通过保持环境舒适、调整喂养方式、监测体温、清理鼻腔分泌物、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护理。婴儿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温度变化、接触传染源、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将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冷风直吹或穿盖过厚,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20分钟。使用加湿器时需每日更换水并清洁,防止滋生细菌。家长需观察婴儿是否出现烦躁或出汗等不适表现。
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喂养频次,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稀释奶粉。6个月以上婴儿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每日补充50-100毫升。家长需注意婴儿有无拒食、呛奶或尿量减少等脱水征兆,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使用电子体温计每日测量腋温3-4次,正常范围应维持在36.5-37.5摄氏度。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可先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家长需记录体温变化曲线,若持续高热或伴随抽搐应立即送医。
使用生理盐水鼻喷剂软化鼻痂后,用吸鼻器轻柔清除分泌物。操作前家长需洗手并预热生理盐水至接近体温,每次单侧鼻孔清理不超过3秒。注意观察婴儿呼吸频率,出现面色发绀或呼吸急促需停止操作。
病毒性感冒通常无须抗生素,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细菌性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或头孢克洛颗粒。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监测是否出现皮疹或腹泻等不良反应。
婴儿感冒期间家长应每日记录症状变化,包括咳嗽频率、痰液性状、精神状态等。保持婴儿双手清洁,避免揉搓眼鼻。接触婴儿前后家长需规范洗手,患病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若出现呼吸急促超过50次/分钟、持续拒食超过6小时、嗜睡或烦躁不安等情况,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恢复期应避免人群密集场所,逐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