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轮廓疼是怎么回事?

关键词: #耳朵
关键词: #耳朵
耳朵轮廓疼可能与外伤、耳廓软骨膜炎、外耳道炎、带状疱疹、耳廓冻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缓解。
耳廓受到撞击或挤压可能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表现为红肿、压痛。轻微外伤可用冰袋冷敷24小时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伴随皮肤破损,需用碘伏消毒液清洁后覆盖无菌敷料。
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耳廓发红、发热、剧烈疼痛。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切开引流。
外耳道炎症可能扩散至耳廓,多与掏耳损伤或游泳进水有关。典型症状包括耳道瘙痒、渗出液和牵拉痛。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避免抓挠患处。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耳周神经时,会在耳廓出现簇状水疱伴烧灼样疼痛。早期可口服泛昔洛韦片联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皮疹处涂抹阿昔洛韦乳膏,疼痛剧烈时加用普瑞巴林胶囊。
低温环境下耳廓血管收缩导致组织缺血,初期表现为苍白麻木,回暖后出现胀痛和水疱。需用38-42℃温水复温,破溃创面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严重冻伤需清除坏死组织。
日常应避免用力揉搓耳廓,冬季外出佩戴保暖耳罩。出现持续跳痛、发热或耳廓变形时需及时就诊,禁止自行穿刺放液。保持耳部干燥清洁,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