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症状是什么?

心律失常的症状主要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晕厥等。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频率或节律异常,可能由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因素引起。
心悸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感觉心脏跳动不规律、过快或过强。心悸可能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等生理因素有关,也可能由房颤、室性早搏等心脏疾病导致。若心悸伴随胸痛或呼吸困难,需警惕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胸部压迫感或不适,尤其在心动过速发作时更为明显。胸闷可能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常见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部分患者会描述为胸口发紧或呼吸不畅,严重时可出现心绞痛样疼痛。
心脏泵血效率下降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症状。心动过缓如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时尤为常见。患者可能感到头重脚轻、站立不稳,严重时可出现黑蒙或视物模糊,通常提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长期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全身乏力、易疲劳,这与心脏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有关。房颤患者因心房有效收缩丧失,心输出量可下降,表现为活动耐量降低。部分患者会误认为普通疲劳而延误就诊。
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脏停搏可导致突发意识丧失。晕厥前可能出现先兆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这种情况属于心血管急症,需立即就医。长QT综合征等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此类危险事件。
心律失常患者应避免吸烟、饮酒及摄入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症状。建议定期监测心率,记录症状发作特点,就诊时携带动态心电图等检查资料。若出现持续胸痛、意识障碍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