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子宫后部不孕
不孕不育编辑
医普小新
不孕不育编辑
医普小新
预防子宫后位相关不孕需通过纠正体位、治疗基础疾病、改善生活习惯等综合措施。主要有保持正确睡姿、避免长期仰卧、治疗盆腔炎症、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适度锻炼增强盆底肌力等方法。

子宫后位与长期仰卧位睡眠有关,建议采取侧卧位尤其左侧卧位睡眠,日常避免久坐久站。可每日进行膝胸卧位练习,即跪姿胸部贴床臀部抬高,每次维持5分钟,有助于子宫复位。产后女性需特别注意避免过早负重劳动。
慢性盆腔炎可能导致子宫韧带松弛引发后位,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栓、妇科千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急性发作期伴有下腹坠痛、发热时,应及时静脉注射抗生素。反复发作患者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在子宫直肠陷凹处粘连可牵拉子宫后倾,确诊后需使用地诺孕素片、亮丙瑞林注射液等药物抑制病灶发展。严重者需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术后建议尽早妊娠避免复发。

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肉群对子宫的支撑力,每日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50次,分3组完成。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进行增加腹压的剧烈运动如举重、深蹲等。
规律作息避免内分泌紊乱,控制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过度肥胖会增加盆腔压力。同房后保持俯卧位半小时有助于精子进入宫腔。减少穿紧身裤、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等行为也有辅助改善作用。

计划妊娠的子宫后位女性建议在排卵期采用后位性交体位,同房后垫高臀部卧床休息。每年进行妇科检查监测子宫位置变化,若备孕超过1年未孕需排查输卵管因素。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E和叶酸,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生殖功能的行为。出现严重痛经、性交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