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阵痛是什么?

关键词: #阵痛
关键词: #阵痛
产前阵痛是指孕妇在分娩前出现的规律性宫缩疼痛,主要由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引起,是临产的重要标志之一。
妊娠晚期出现的假性宫缩称为布拉克斯顿-希克斯收缩,表现为不规则、无痛性的腹部发紧,属于生理性宫缩。这种宫缩不会导致宫颈扩张,可通过改变体位或休息缓解,无须特殊处理。若伴随阴道流血或破水需立即就医。
真正的产前阵痛具有规律性,初期间隔10-20分钟,持续30-60秒,疼痛从腰背部放射至腹部。随着产程进展,宫缩频率增至2-3分钟一次,持续时间延长至60-90秒。此时宫颈逐渐变软、缩短并扩张,可通过胎心监护和阴道检查确认产程进展。
若出现持续剧烈腹痛不缓解、宫缩间隔小于2分钟但宫颈未扩张、胎动减少或消失等情况,可能提示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等急症。这类疼痛多呈撕裂样或持续性,需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避免发生胎儿窘迫或孕产妇大出血。
分娩疼痛通过子宫底神经丛和盆腔神经丛传导,第一产程疼痛源于宫颈扩张和子宫下段牵拉,表现为内脏痛;第二产程则因盆底组织受压和会阴扩张产生躯体痛。硬膜外麻醉可阻断疼痛信号向脊髓传导,是目前最有效的镇痛方式。
焦虑和恐惧会通过儿茶酚胺分泌抑制宫缩,延长产程。产前教育能帮助孕妇掌握拉玛泽呼吸法,通过胸式呼吸和按摩减轻疼痛感。伴侣陪伴和导乐支持可降低皮质醇水平,促进内啡肽分泌,使疼痛阈值提高。
建议孕妇在妊娠36周后准备好待产包,记录胎动情况。出现规律宫缩后保持直立位促进胎头下降,摄入易消化食物补充能量。若破水或见红伴随宫缩,需立即平卧并送往医院。产后注意会阴清洁,6周内避免提重物和盆浴,定期复查子宫复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