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卵黄囊肿?

产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307次浏览

关键词: #囊肿

卵黄囊肿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黄囊退化不全形成的囊性结构,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多数为良性病变。

1、胚胎学基础

卵黄囊肿源于胚胎期卵黄囊残留。正常发育中卵黄囊应在妊娠10周后逐渐退化,若未完全吸收可形成直径1-10厘米的囊性结构,囊内多含淡黄色浆液。超声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单房囊肿,常见于腹腔或盆腔。

2、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较大囊肿可能压迫邻近器官引发腹胀、隐痛或排尿异常。极少数可能出现囊肿扭转导致急性腹痛,此时需与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

3、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是首选诊断手段,典型表现为无回声囊性占位,囊壁薄而光滑。CT或MRI可进一步明确囊肿与周围组织关系。血清甲胎蛋白轻度升高有助于与其他肿瘤鉴别,但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

4、治疗原则

无症状小囊肿可定期随访观察,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直径超过5厘米或出现压迫症状时,可行腹腔镜囊肿切除术。手术需完整切除囊壁以防复发,术中应注意保护输尿管等邻近器官。

5、预后情况

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复发概率较低。未治疗者需警惕囊肿破裂、感染等并发症。妊娠期发现的卵黄囊肿一般不影响胎儿发育,但巨大囊肿可能增加产道梗阻风险。

发现卵黄囊肿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破裂,定期复查监测囊肿变化。日常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囊肿继发感染或扭转可能。备孕女性建议孕前完成相关检查,孕期加强超声监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