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疾病引起的鼻涕性状有哪些变化

鼻疾病常常会导致鼻涕性状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能成为判断病情的重要线索。通过观察鼻涕的颜色、质地和量,可以初步了解潜在的健康问题,但病情严重需及时就医。
鼻涕其实是鼻腔分泌的黏液,平时能起到润滑鼻腔、清除细菌和杂质的功能。当鼻腔受到感染或刺激时,分泌量会增加,性质也可能随之改变。例如,清鼻涕多见于过敏性鼻炎,说明鼻黏膜受刺激但尚未有细菌感染;而浓稠、呈黄色或绿色的鼻涕,往往提示细菌或病毒感染。黏稠带血的鼻涕,则可能是过度用力擤鼻或鼻腔毛细血管破裂所致,有些情况下甚至与鼻腔内的肿物相关。
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涕通常是清稀的,伴随阵发性打喷嚏和鼻痒;而感冒期的鼻涕可能开始是清稀的,随着病程发展变得浓稠;鼻窦炎的患者则多为黄色或绿色脓涕,并伴有头部胀痛、面部压痛。鼻腔异物阻塞常表现为单侧流涕,尤其带有异味;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流脓性带血。
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鼻腔喷雾冲洗鼻腔,减轻不适。如果鼻涕颜色改变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高烧、头痛加剧等症状,尽快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对症治疗。养成多喝水、加强营养和避免刺激性气体接触的习惯,也能帮助鼻腔尽快恢复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