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梅毒症状口腔梅毒如何传播

口腔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口腔症状主要表现为硬下疳、黏膜斑和梅毒性舌炎等,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和血液传播。
硬下疳是口腔梅毒初期典型症状,表现为唇部、舌缘或牙龈出现无痛性溃疡,边缘整齐且基底光滑。溃疡表面可能有浆液性渗出物,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硬下疳具有高度传染性,即使未经治疗也会在3-6周内自行愈合,但病原体仍会持续扩散。
二期梅毒患者口腔可出现灰白色黏膜斑,常见于颊黏膜、舌背和软腭。斑块表面湿润,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触碰易出血。可能伴随全身皮疹、发热和淋巴结肿大等系统症状,此时患者传染性极强。
晚期梅毒可导致舌背乳头萎缩,形成光滑的镜面舌,或出现深沟纹样改变。舌黏膜可能出现白斑或红斑,伴有灼痛感。这种病变可能持续数年,存在癌变风险,需要病理检查鉴别。
口腔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口腔与生殖器接触,包括口交行为。梅毒螺旋体通过黏膜或皮肤微小破损侵入人体。使用避孕套可降低风险但不能完全阻断,因病变可能出现在未被覆盖的部位。
孕妇感染梅毒后,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妊娠早期感染可能引起流产或死胎,中晚期感染可造成新生儿马鞍鼻、Hutchinson齿等特征性畸形。规范产检和青霉素治疗可有效预防。
确诊口腔梅毒需进行血清学检测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治疗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苄星青霉素注射液。日常应避免共用牙刷、餐具等可能接触口腔分泌物的物品,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直至医生确认无传染性。所有性伴侣均需同步筛查和治疗,治愈后仍需定期随访血清学指标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