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前列腺疾病编辑
科普小医森
前列腺疾病编辑
科普小医森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临床症状评估、前列腺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持续超过3个月。同时需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炎或尿道炎。症状评估是初步诊断的重要依据,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通过直肠指检获取前列腺液样本,显微镜下观察白细胞数量是否超过10个/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是否减少。若发现脓细胞或细菌,可支持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该检查可能引起短暂不适,但通常耐受性良好。
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观察尿液中是否存在白细胞、红细胞或细菌。采用两杯法或四杯法可帮助定位感染来源,区分尿道与前列腺感染。尿液检查前应清洁外阴,避免污染影响结果准确性。

超声检查可观察前列腺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排除前列腺增生、结石或脓肿等病变。经直肠超声能更清晰显示前列腺结构,必要时可进行CT或MRI检查,但这些并非常规诊断手段。
对前列腺液或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常见为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能指导抗生素选择,提高治疗效果。培养前应停用抗生素,避免假阴性结果。

确诊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需结合多项检查结果,避免单一指标误判。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和辛辣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定期复查评估疗效。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