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体疼痛但没来月经是怎么回事

下体疼痛但没来月经可能与妇科炎症、排卵期疼痛、泌尿系统疾病或盆腔疾病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
1.妇科炎症:下体疼痛常见于阴道炎、宫颈炎或盆腔炎等妇科炎症。阴道炎多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热感、分泌物异常。宫颈炎常伴随白带增多、性交疼痛。盆腔炎则可能伴有下腹坠痛、发热。治疗上,阴道炎可使用甲硝唑、克霉唑等药物;宫颈炎可采用抗生素或局部物理治疗;盆腔炎需口服或注射抗生素,严重时需住院治疗。
2.排卵期疼痛:部分女性在排卵期会出现下腹或下体一侧疼痛,称为排卵痛。这是由于卵泡破裂释放卵子时刺激腹膜所致,通常持续数小时至2天。疼痛轻微时无需特殊处理,可适当休息或热敷;疼痛明显时可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
3.泌尿系统疾病:下体疼痛也可能是尿道炎、膀胱炎或尿路结石的表现。尿道炎和膀胱炎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路结石则可能引发剧烈疼痛。治疗上,尿道炎和膀胱炎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尿路结石需根据结石大小选择药物排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
4.盆腔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等盆腔疾病也可能引发下体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为周期性疼痛,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则可能伴随月经异常或腹部包块。治疗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使用激素类药物或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需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或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