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假透明质酸有什么危害
美容外科编辑
医心科普
美容外科编辑
医心科普
注射假透明质酸可能导致局部感染、血管栓塞、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假透明质酸通常指未经国家批准的非法填充剂,可能含有工业硅油、矿物油或其他有害杂质。

假透明质酸因成分不明,注射后可能引发剧烈红肿、疼痛或化脓,部分患者会出现硬结或肉芽肿。杂质可能堵塞血管导致局部组织缺血,表现为皮肤发白、剧烈疼痛,严重时可致失明或脑梗。非法填充剂无法被人体代谢,长期留存可能造成慢性炎症或免疫反应。部分患者因注射层次不当出现面部变形或表情僵硬,修复需多次手术。假产品灭菌不彻底可能传播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染病。

使用假冒产品后若出现发热、视力下降或皮肤溃烂,需立即就医清除注射物。正规透明质酸应具备国家药监局批文,可通过扫码验证包装。注射前需确认医疗机构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操作者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术后避免揉压注射部位,出现持续红肿需及时复诊。

选择医疗美容服务时,应核实产品渠道和机构资质,拒绝低价诱惑。注射后保持针孔清洁干燥,避免高温环境。若发现异常栓塞症状,需在6小时内接受血管溶解治疗。定期复查可监测填充物代谢情况,出现移位或结节时需专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