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下面有个疙瘩不疼不痒

耳鼻喉科编辑 医普小新
11次浏览

关键词: #耳朵 #疙瘩

耳朵下方出现无痛痒的肿块可能是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脂肪瘤,多数属于良性病变,但需排除肿瘤风险。常见原因包括局部炎症反应、腺体堵塞或代谢异常,建议通过触诊、超声检查明确性质。

1. 淋巴结肿大

耳下区域分布着丰富的淋巴组织,当口腔、咽喉或头皮存在慢性炎症时,可能引发反应性淋巴结增生。这种肿块质地较韧,可活动,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观察期间应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若伴随发热或体积增大需排查结核、EB病毒感染等疾病。

2. 皮脂腺囊肿

皮脂排泄受阻时会形成囊性包块,表面可能见到黑色开口,挤压可能排出豆腐渣样分泌物。保持局部清洁尤为重要,每日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直径超过2厘米或反复感染者,可考虑手术完整切除囊壁。

3. 脂肪瘤

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柔软包块,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晰。体重快速增长期可能出现多发性脂肪瘤,超声检查可见典型"条纹征"。较小病灶无需处理,影响外观时可通过吸脂术或小切口摘除,复发率低于5%。

4. 腮腺混合瘤

位于耳垂与下颌角之间的无痛性肿块需警惕腮腺肿瘤,良性混合瘤触诊呈结节状。增强CT能显示肿瘤血供情况,细针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治疗采用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恶变。

发现耳下肿块超过一个月未消退,或出现质地变硬、皮肤粘连等变化,应及时到耳鼻喉科或普外科就诊。日常避免抓挠刺激,洗澡时注意观察肿块变化,记录生长速度有助于医生判断性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