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急性期90%出现症状

皮肤性病科编辑 医普小新
19次浏览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

艾滋病急性期约90%感染者会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持续1-3周自行缓解。关键应对措施包括及时检测、规范用药和预防传播。

1 急性期症状的典型表现

发热是最常见症状,体温可达38-40℃,伴随盗汗和乏力。约50%患者出现红色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和躯干。颈部、腋窝淋巴结肿大具有触痛感。部分患者会有咽痛、肌肉关节痛或口腔溃疡,少数出现头痛、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

2 症状产生的病理机制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大量复制,CD4+T淋巴细胞急剧下降引发免疫反应。病毒血症导致炎性因子释放,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发热。皮肤黏膜损伤由病毒直接侵袭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共同造成。淋巴结作为免疫器官,在病毒攻击下发生反应性增生。

3 确诊与鉴别诊断

HIV核酸检测能在感染后7-10天检出,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窗口期为2-6周。需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感、风疹等疾病鉴别。血常规可见淋巴细胞比例异常,HIV确诊试验包括WB法和条带免疫印迹法。

4 急性期规范处理方案

抗病毒治疗应立即启动,常用方案为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组合。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控制体温,皮疹严重时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保持每日2000ml饮水,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避免生冷刺激饮食。

5 预防传播注意事项

急性期病毒载量极高,必须使用避孕套防止性传播。单独使用牙刷剃须刀,伤口用防水敷料覆盖。污染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衣物分开清洗。医务人员暴露后需72小时内启动PEP阻断。

艾滋病急性期症状虽会自行消失,但病毒仍在持续破坏免疫系统。出现高危行为后可疑症状,务必在窗口期后完成检测。早期治疗能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限以下,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关键是要消除恐惧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