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手术:是微创还是大手术?

心脏起搏器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常通过局部麻醉完成,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过程包括植入起搏器、连接电极、测试设备功能等步骤。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定期复查和避免剧烈运动。
1. 手术类型与特点
心脏起搏器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主要针对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等疾病。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通过锁骨下静脉或颈静脉将电极导线送入心脏,再将起搏器植入胸部皮下。整个过程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疼痛轻微,恢复时间短。
2. 手术过程详解
手术分为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是局部麻醉,随后医生在锁骨下方切开一个小切口,通过静脉将电极导线送入心脏。导线固定后,连接起搏器并测试其功能。起搏器植入后,医生会缝合切口并包扎。手术时间通常为1-2小时,患者术后需留院观察1-2天。
3.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患者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术后一周内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以防电极移位。定期复查起搏器功能,确保其正常工作。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起搏器参数,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4. 可能的风险与并发症
尽管心脏起搏器手术安全性高,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电极移位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起搏器功能障碍或电池耗竭。若术后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或伤口红肿,应及时就医。
5. 生活调整与长期管理
植入起搏器后,患者需避免接触强磁场,如核磁共振检查、高压电线等。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定期随访医生,监测起搏器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心脏起搏器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严格遵循医嘱,做好护理与管理,可确保起搏器长期稳定运行。若有不适或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