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什么会水中毒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水中毒主要与钠水潴留、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及肾功能受损有关。水中毒可能表现为水肿加重、低钠血症、意识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干预。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钠水潴留。同时心输出量减少会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进一步加重水分滞留。患者常因限盐不当或过量饮水导致血液稀释,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时出现低钠性水中毒,表现为四肢凹陷性水肿、呼吸困难加剧。严重时可因脑细胞水肿引发头痛、嗜睡甚至昏迷。
部分患者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可能引起排水多于排钠的医源性低钠血症。合并慢性肾脏病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显著降低水分排泄能力。少数情况下,心力衰竭继发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也会导致醛固酮分泌不足,加剧钠丢失型水中毒。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严格记录每日出入量,控制液体摄入在1500ml以内,避免饮用低渗液体。监测体重变化,若3天内增加2kg以上需就医调整利尿剂用量。饮食采用低盐高蛋白原则,每日钠摄入不超过3g,可适当补充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紫菜。遵医嘱规范使用托拉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禁止自行调整剂量。出现恶心呕吐、定向力障碍等水中毒征兆时,应立即停用噻嗪类利尿剂并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