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巴有疙瘩,一按就疼,是怎么回事
右下巴有疙瘩且按压疼痛可能由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毛囊炎、痤疮或颌下腺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局部护理或手术切除等方式缓解。
1、淋巴结炎
下颌淋巴结炎多与口腔或咽喉感染有关,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硬结,伴随压痛和局部皮肤发红。可能与龋齿、扁桃体炎等邻近器官炎症相关,通常伴有低热和吞咽不适。治疗需针对原发感染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局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的囊肿易继发感染,触诊为圆形包块伴明显触痛,表面可能出现白色脓头。常见于油性皮肤人群或卫生不良时,可能反复发作。未感染时可观察,合并感染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需行囊肿切除术。
3、毛囊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导致红色丘疹,中心可见脓栓,按压疼痛明显。多因剃须损伤、出汗过多或清洁不足诱发。轻症可用碘伏消毒后涂抹夫西地酸乳膏,严重者需口服克拉霉素片。日常需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挤压。
4、痤疮
激素变化导致皮脂分泌过剩形成的炎性痤疮,表现为红色硬结伴压痛,可能发展为脓疱。青春期多发,与熬夜、高糖饮食相关。可外用维A酸乳膏调节角质,配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消炎。顽固性痤疮需联合多西环素胶囊治疗。
5、颌下腺炎
唾液腺导管阻塞或细菌感染引发,疼痛向耳部放射,进食时加重,可能伴口干和发热。结石堵塞是常见诱因,触诊腺体肿大质地硬。治疗包括增加饮水、含服维生素C片促进唾液分泌,严重者需行超声碎石或腺体引流。
日常应注意保持面部清洁,避免频繁触摸患处,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若肿块持续增大、疼痛加剧或伴随发热,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禁止自行挤压或挑破肿块,防止感染扩散。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皮肤问题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