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牙龈出血
牙龈出血可通过口腔清洁、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牙周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牙龈出血通常由牙菌斑堆积、维生素缺乏、血液疾病、激素变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口腔清洁
每日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除牙缝残留物。避免横向用力刷牙,采用巴氏刷牙法轻柔清洁牙龈边缘。定期用生理盐水或抗菌漱口水含漱,减少口腔细菌滋生。牙龈出血期间可暂时改用儿童牙刷降低机械刺激。
2、饮食调整
增加维生素C丰富的猕猴桃、西蓝花等食物,补充维生素K可通过食用菠菜、羽衣甘蓝等绿叶蔬菜。避免过硬、过烫或辛辣刺激食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适量饮用绿茶,其含有的儿茶素具有抑制牙周致病菌的作用。
3、药物治疗
细菌性牙龈炎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等局部抗菌药物。顽固性出血可短期应用云南白药牙膏辅助止血,但需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者需补充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B等制剂,全身性疾病相关出血需原发病治疗。
4、牙周治疗
牙结石导致的牙龈出血需进行超声波洁治术清除龈上龈下结石,配合龈下刮治术平整根面。中重度牙周炎需接受牙周翻瓣手术,必要时结合骨移植材料修复受损牙槽骨。每3-6个月进行专业牙周维护治疗,使用牙周探针监测牙龈袋深度变化。
5、手术治疗
牙龈增生明显者可选择牙龈切除术修整牙龈形态,采用激光或传统手术刀切除过度增生组织。血液病继发出血需在血液科监护下进行牙科处置,术前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妊娠期牙龈瘤应在孕中期进行切除,避免分娩时自发性出血风险。
日常需戒烟限酒,控制血糖血压等全身性疾病,避免使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阿司匹林等药物。选择小头软毛牙刷并每3个月更换,刷牙后检查牙龈颜色和形态变化。每年进行1-2次口腔检查,发现牙龈出血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牙齿松动、口臭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诊牙周科。妊娠期和青春期等特殊时期需加强口腔护理,月经期牙龈充血可暂缓牙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