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下疳和毛囊炎怎么区分
硬下疳和毛囊炎可通过发病部位、皮损特征、伴随症状、病因及病程进行区分。硬下疳是一期梅毒的特征性表现,毛囊炎则是细菌感染的常见皮肤病。
1、发病部位
硬下疳好发于外生殖器、肛门等黏膜部位,偶见于口唇、乳房等皮肤黏膜交界处。毛囊炎可发生于任何有毛囊的皮肤区域,常见于头皮、面部、颈部、腋窝等皮脂分泌旺盛部位。
2、皮损特征
硬下疳初期为无痛性红色丘疹,迅速发展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溃疡,基底清洁呈肉红色,触诊有软骨样硬度。毛囊炎表现为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或脓疱,周围有红晕,顶端可见脓栓。
3、伴随症状
硬下疳通常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单侧腹股沟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毛囊炎常伴明显疼痛或触痛,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4、病因差异
硬下疳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属于性传播疾病。毛囊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导致,与局部卫生状况、免疫力下降等因素相关。
5、病程进展
硬下疳未经治疗可在3-6周自愈,但病原体仍潜伏体内。毛囊炎经规范治疗7-10天可痊愈,免疫功能正常者偶有自愈倾向。
建议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挤压皮损。硬下疳确诊需及时进行规范的驱梅治疗,性伴侣应同步检查。毛囊炎患者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反复发作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两类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