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有什么表现
心律不齐主要表现为心跳节律异常,可能伴随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常见表现包括心跳过速、心跳过缓、心跳不规则、心搏脱落感、运动后症状加重等。
1、心跳过速
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可能突然发作或持续存在。患者常感觉心脏剧烈跳动,伴随出汗或呼吸困难。可能与情绪紧张、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缺血等因素有关。轻度可通过深呼吸缓解,持续发作需心电图检查。
2、心跳过缓
心跳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常见于运动员或老年人。严重时可出现乏力、眼前发黑甚至晕厥。可能与窦房结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或心肌炎有关。夜间心率低于40次/分或伴随晕厥需及时就医。
3、心跳不规则
表现为心跳节律紊乱,如房颤时脉搏强弱不等。患者可能察觉心跳忽快忽慢,或感觉心脏漏跳。长期房颤可能增加卒中风险,需进行抗凝治疗。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
4、心搏脱落感
早搏时患者常感觉心脏突然停跳或胸前被撞击。健康人偶发早搏无须治疗,频发早搏可能提示心肌病变。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可减少发作,频发时需检查电解质和心脏结构。
5、运动后症状加重
部分患者仅在运动时出现心律不齐,表现为运动后心悸明显。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或遗传性心律失常有关。建议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排除冠心病等器质性疾病。
心律不齐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限制咖啡、浓茶和酒精摄入,戒烟并控制体重。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症状。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记录症状发作情况。若出现持续胸痛、意识丧失或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应立即就医。饮食上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保持电解质平衡。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不要自行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