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内分泌有哪些项目
检查内分泌的项目主要有激素水平检测、影像学检查、功能试验、甲状腺相关检查、血糖相关检查等。内分泌检查需根据具体症状和医生建议选择针对性项目,常见检查包括血液激素测定、超声、CT、MRI等。
1、激素水平检测
激素水平检测通过抽取静脉血测定体内激素含量,包括性激素六项、皮质醇、生长激素等。性激素六项可评估卵巢或睾丸功能,皮质醇检测有助于诊断肾上腺疾病,生长激素异常可能与垂体瘤相关。检查前需遵医嘱空腹或避开生理周期,部分激素存在昼夜波动需定时采样。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定位内分泌腺体异常,甲状腺超声可观察结节形态,垂体MRI能发现微腺瘤,肾上腺CT可鉴别增生或肿瘤。超声检查无辐射适合初筛,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增强扫描能提高微小病变检出率。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妊娠期慎选放射性检查。
3、功能试验
功能试验通过药物刺激或抑制评估腺体分泌能力,包括葡萄糖耐量试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糖耐量试验可诊断糖尿病前期,胰岛素释放试验能区分糖尿病类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试验可判断垂体-甲状腺轴功能。试验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部分试验需住院进行。
4、甲状腺相关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含促甲状腺激素、游离T3/T4等指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测有助于桥本甲状腺炎诊断。甲状腺核素扫描可评估结节性质,细针穿刺活检能明确恶性肿瘤。检查前需停用含碘药物,妊娠期慎用放射性核素。
5、血糖相关检查
血糖检测除空腹血糖外,还包括糖化血红蛋白反映长期控糖水平,C肽测定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能获取全天血糖波动曲线,胰岛素抗体检测可协助1型糖尿病诊断。检查前3天需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
内分泌检查后应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影像学检查需按医嘱观察造影剂不良反应。日常注意记录症状变化时间规律,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干扰激素分泌。发现激素异常时须定期复查,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建议选择内分泌专科就诊,复杂病例需多学科联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