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心脏病
心脏病可通过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运动负荷试验、血液生化检查等方式筛查。心脏病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变、心脏瓣膜疾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缺陷等原因引起。
1、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心律异常或心肌缺血,适用于心悸、胸痛症状的初筛。检查时需静卧连接导联电极,无创快捷但无法显示心脏结构。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心脏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图利用声波成像观察心脏结构与功能,可检测瓣膜病变、心肌肥厚及心包积液。经胸超声需在左侧卧位进行,经食管超声能更清晰显示心房结构。该检查无辐射且可重复进行。
3、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导管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进行X线成像,能直接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属于有创检查但诊断准确率高,常用于支架植入术前评估。检查后需压迫穿刺点防止出血。
4、运动负荷试验
在跑步机或踏车运动时监测心电图变化,可诱发隐匿性心肌缺血。适用于静息心电图正常但存在冠心病风险者。测试前需停用部分心血管药物,过程中出现胸痛需立即终止。
5、血液生化检查
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检测能反映心肌损伤程度,BNP指标辅助判断心功能状态。需空腹采血,急性胸痛发作后4-6小时检测价值最高。联合其他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日常应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并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血脂,有家族史者需提前筛查。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黄金救治时间。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需监测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