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乙肝感染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婴儿乙肝感染的初期症状主要有黄疸、食欲减退、嗜睡、尿液颜色加深和粪便颜色变浅。乙肝病毒感染可能由母婴垂直传播、接触污染血液或体液等因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检查。
1、黄疸
黄疸是婴儿乙肝感染最常见的初期表现,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黄疸通常在出生后1-2周内出现,可能伴随皮肤瘙痒。家长需注意观察黄疸是否持续加重或扩散至四肢。
2、食欲减退
感染乙肝病毒的婴儿可能出现拒奶、进食量减少等表现,这与肝脏炎症影响消化功能有关。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体重增长缓慢,家长应记录每日喂养量并监测生长曲线变化。
3、嗜睡
异常嗜睡或反应迟钝是婴儿乙肝感染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与胆红素脑病风险相关。若婴儿清醒时间明显减少、哭声微弱或难以唤醒,家长需立即就医排查。
4、尿液颜色加深
深茶色尿液提示尿胆红素升高,这是乙肝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损伤的典型表现。家长更换尿布时应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尤其当伴随其他症状时更需警惕。
5、粪便颜色变浅
陶土色粪便表明胆道排泄受阻,常见于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胆汁淤积。该症状往往与黄疸同步出现,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留存样本供医生查验。
对于疑似乙肝感染的婴儿,家长应做好隔离防护避免家庭传播,定期消毒患儿用品,哺乳期母亲需检查乙肝病毒载量。按计划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避免带婴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若婴儿确诊感染,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和肝功能监测,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