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降血糖药的副作用
服用降血糖药可能出现低血糖、胃肠不适、体重增加、皮肤过敏、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降血糖药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DPP-4抑制剂等类型,不同药物的副作用存在差异。
1、低血糖
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片、格列齐特缓释片可能引发心悸、出汗、饥饿感等低血糖反应。低血糖通常与用药过量、未按时进食或运动过量有关。轻度低血糖可通过进食糖果缓解,严重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使用此类药物需定期监测血糖,避免与其他降糖药联用。
2、胃肠不适
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片常见恶心、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反应多出现在用药初期,可能与药物延缓糖分吸收或刺激胃肠黏膜有关。建议随餐服用或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适应。持续不适需考虑更换为缓释剂型或调整用药方案。
3、体重增加
胰岛素注射液、吡格列酮片可能通过促进脂肪合成导致体重上升。这类药物会增强胰岛素作用,使多余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用药期间需严格控制饮食热量,增加有氧运动。肥胖患者可优先选择中性的二甲双胍或减重的SGLT-2抑制剂。
4、皮肤过敏
格列本脲片、西格列汀片可能引发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出现剥脱性皮炎。这类反应多与个体对药物成分敏感有关,需立即停药并更换降糖方案。过敏体质患者用药前应详细告知医生病史,必要时进行皮肤敏感测试。
5、肝功能异常
罗格列酮片、沙格列汀片偶见转氨酶升高,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肝脏代谢功能。用药前需检查肝功能,治疗期间每3-6个月复查。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肝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经肝脏代谢的降糖药物。
服用降血糖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和肝肾功能,避免饮酒及高糖饮食。出现严重副作用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建议记录用药反应,复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配合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减少药物依赖,降低副作用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