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擦伤一周下地疼怎么办
脚踝擦伤一周下地疼可通过清洁消毒、外用药物、避免负重、物理治疗、口服药物等方式缓解。脚踝擦伤通常由皮肤破损、局部感染、活动过早、伤口受压、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
1、清洁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用碘伏棉球由中心向外环形消毒,每日重复进行2-3次。若创面有渗液或结痂软化,需用无菌镊子清除坏死组织。避免使用酒精直接刺激伤口,清洁后保持干燥透气。
2、外用药物
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或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对于疼痛明显的伤口,可短期应用利多卡因乳膏局部镇痛。用药前需确认无药物过敏史,涂抹范围应超过创缘1厘米。
3、避免负重
损伤初期建议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减少患肢承重。坐卧时抬高患肢15-20厘米,利用重力减轻肿胀。可穿戴护踝支具限制关节活动,但每日应取下支具进行适度踝泵运动防止僵硬。
4、物理治疗
伤后48小时可开始局部冷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一周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温度控制在40℃以下。超声波治疗能加速组织修复,需由专业康复师操作,每周进行2-3次。
5、口服药物
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合并感染需用头孢克洛分散片。存在明显肿胀时配合迈之灵片改善微循环。所有口服药物均需医师评估后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恢复期间应选择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每日饮水保持15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摄入,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伤口完全愈合前禁止游泳或泡澡,淋浴时用防水敷料保护。如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就医排查骨髓炎等并发症。定期换药观察愈合进度,瘢痕体质者愈合后可使用硅酮凝胶预防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