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指肾脏功能严重丧失导致代谢废物无法排出,引发全身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尿毒症主要由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进展引起,典型症状包括水肿、乏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等,需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1、病因机制
尿毒症的核心病因是肾单位不可逆损伤。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破坏肾小球滤过膜,糖尿病肾病通过糖基化终产物损伤肾小管间质,高血压肾病则因肾动脉硬化导致缺血性肾损伤。这些病变使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至15毫升/分钟以下时即进入尿毒症期。遗传性多囊肾、狼疮性肾炎等疾病也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2、代谢紊乱
肾功能丧失后尿素氮、肌酐等含氮废物蓄积,引发氮质血症。电解质失衡表现为高钾血症、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中分子毒素如甲状旁腺激素堆积可引起皮肤瘙痒,大分子毒素如β2微球蛋白沉积会诱发淀粉样变。
3、系统症状
心血管系统出现高血压和心包炎,呼吸系统有尿毒症肺水肿,神经系统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和嗜睡。消化系统症状包括食欲减退和消化道出血,血液系统以肾性贫血和出血倾向为主。内分泌紊乱可见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生长激素抵抗。

4、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肾小球滤过率检测和血肌酐值,配合尿素氮、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评估肾脏萎缩程度,肾活检可明确原发病因。需鉴别急性肾损伤、梗阻性肾病等可逆性因素,同时评估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肾性骨病等严重程度。
5、治疗手段
血液透析每周需进行3次,腹膜透析包括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和自动化腹膜透析。肾移植是根治性方案,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免疫抑制剂。保守治疗阶段可配合药用炭片、复方α-酮酸片控制症状,但需严格限制蛋白质和钾的摄入。

尿毒症患者需坚持低盐低磷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尿量加500毫升以内。定期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保持适度运动改善心肺功能,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出现高钾血症时可临时服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散,皮肤瘙痒可使用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症状。
相关推荐
02:03
02:18
02:16
01:51
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