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中耳炎症状

57190次浏览

宝宝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耳痛、耳内闷胀感、听力下降、发热、耳道流脓等。中耳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免疫系统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鼓膜置管、对症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耳痛

宝宝中耳炎早期常表现为耳痛,疼痛可能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婴幼儿可能因无法表达而出现哭闹、抓耳等行为。耳痛多由中耳黏膜充血肿胀、鼓室内压力变化导致。若由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感染时可对症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缓解疼痛。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耳部是否有红肿、异常分泌物。

2、耳内闷胀感

中耳炎可能导致宝宝出现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压力失衡所致。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主诉耳朵像被堵住,婴幼儿则可能表现为频繁摇头、拍打头部。这种情况可能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关,需治疗原发病。家长可让宝宝保持半卧位,帮助减轻咽鼓管水肿,避免在患病期间乘坐飞机或潜水。

3、听力下降

中耳积液可能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宝宝可能对呼唤反应迟钝或要求调高电视音量。这种情况多为暂时性,若积液持续超过3个月可能发展为分泌性中耳炎,需考虑鼓膜置管术。家长应注意与宝宝交流时放慢语速、提高音量,避免在嘈杂环境中测试听力,定期复查听力检查。

4、发热

急性中耳炎常伴随发热,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发热期间家长应让宝宝多饮水,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退热,并监测体温变化。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提示可能存在严重感染,需及时就医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血常规检查。

5、耳道流脓

鼓膜穿孔后可能出现耳道流脓,脓液初期为浆液性,后可转为粘稠脓性。此时耳痛可能突然减轻,但需警惕化脓性中耳炎风险。家长应使用无菌棉签轻柔清理外耳道分泌物,避免使用挖耳工具,防止将感染带入深部。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防止进水。

家长应注意保持宝宝鼻腔通畅,哺乳期婴儿喂奶时保持头高位,避免呛奶。减少接触二手烟、空气污染等刺激因素,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急性期可对耳后区域进行温热敷缓解疼痛,但禁止自行使用药物滴耳。若宝宝出现精神萎靡、颈部强直等表现,需警惕颅内并发症,应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应避免用力擤鼻涕,可定期进行耳镜复查直至完全康复。

相关推荐

05:27
中耳炎怎么缓解
中耳炎吃什么药首先要看导致中耳炎的原因。大部分急性中耳炎,都是因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因为阻塞了咽鼓管咽口而出现的中耳炎症,这在临床上是最为常见的,此时可以考虑抗炎、抗病毒治疗。同时要改善鼻腔通气,使用一些滴鼻子或者喷鼻子的药水,比如麻黄素滴鼻液或者鼻喷激素等。如果中耳炎出现了化脓,甚至导致鼓膜穿孔时,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还需加用抗生素,以头孢菌素最为常见,比如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钠等。同时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比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中耳炎自愈的最佳方法引起中耳炎的原因很多,有一部分可以自愈。比如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在上呼吸道感染缓解后,多数中耳炎症状也能好。个别胆脂瘤性中耳炎患者,胆脂瘤在侵蚀了颞骨的骨质后,里面的病灶是能自己排出来的,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但我们仍然不建议多数患者通过“自愈”的方式治疗中耳炎。多数患者仍然需要通过口服药物、点鼻子、点耳朵的方式,甚至有的患者必须通过手术治疗。中耳炎流脓怎么办当急性中耳炎造成化脓性炎症的时候,需要清洗耳道,再进行耳浴,然后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局部的耳道浸泡来促进炎症的消散。同时再辅以全身的口服抗生素,或者根据病情严重的程度对症选择药物。儿童愈合的能力比较强,当炎症得到控制时,鼓门穿孔也有机会愈合。中耳炎禁止吃什么水果1.榴莲:榴莲是公认的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水果,但是榴莲同样是属于热量比较大的水果,如果在食用的时候量比较大,很容易出现身体内火气过旺,上火的情况,容易加重中耳炎。2.荔枝:荔枝在口感上非常清甜可口,但却不适合的食用,因为荔枝也属于热带水果,在食用的时候也容易造成身体上火。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不适合吃荔枝,像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少吃一点还是可以的。但是中耳炎患者为了避免症状加重,最好还是不要吃了。3.芒果:从食用效果上来看,吃了芒果以后,虽然不会造成身体出现上火的情况,但是会有大大加重我们体内湿热的情况,这时候,这些湿热还是很难散去,从而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因此建议中耳炎患者少吃芒果。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水果以外,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吃,比如辣椒、胡椒、桂皮、生姜、花椒、芥末、良姜、葱、蒜等,中耳炎患者不宜多吃冷饮,比如冰冷的饮料冰棍等、冰凉的水果和冰激凌也不适合吃。中耳炎滴什么药水最好用于中耳炎的药水非常多,它们的适应征也是不一样。常用的包括3%的双氧水,用于急慢性中耳炎的清洁、洗耳。苯酚滴耳液,有消炎止痛的作用,用于鼓膜未穿孔时的急性中耳炎。市面上最常见的滴耳液是抗生素类滴耳液,一般是喹诺酮类抗生素,比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诺氟沙星滴耳液等,他们适合于存在鼓膜穿孔的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您的耳朵流脓、有臭味,您也知道自己存在鼓膜穿孔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使用是合适的。最后提醒大家,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多数情况需要“耳浴”,也就是给耳朵洗个澡。我们不仅仅要把药水点进去,还要确保药水尽可能的深的流进去,然后浸泡。操作的时候,需要患者侧躺在床上,把药水滴入2-3滴,之后通过向后牵拉耳廓的方式,帮助药水渗进去——这时候如果有眩晕感、觉得天旋地转,这是正常的。当你感到药水已经流进去了,保持身体不动,浸泡5-15分钟之后再起来继续活动。
儿童淋巴结肿大吃哪些药
对于儿童淋巴结肿大,所需要使用的药物,一般先要确认引起孩子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什么,再考虑如何用药。首先引起孩子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最常见的可能是周围的一些感染,导致孩子淋巴结肿大。比如,有些孩子可能会有呼吸道的感染,或者像中耳炎等等,这个时候,常常会有孩子头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比如孩子颈前、颈后或者耳前、耳后、颏下、颌下的淋巴结肿大等等,可以说这个是孩子最常见的淋巴结肿大的表现。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淋巴结有肿大,但是活动度很好,也没有局部的红肿,没有压痛,只是可能因为周围的感染引起了淋巴结的肿大,针对淋巴结肿大本身,就不需要特别用药,只需要去针对引起孩子淋巴结肿大的感染做相应的用药处理。随着孩子感染的恢复,淋巴结往往也会逐渐地恢复,并不需要特别的用药。当然有些孩子淋巴结除了肿大之外,可能还会看到淋巴结的局部会有红肿,按压的时候有压痛,或者孩子局部的淋巴结比较固定,不能活动,这个时候往往提示孩子可能会有局部的淋巴结炎的问题,这个时候是可以考虑确认一下引起孩子淋巴结炎的诱因是什么。如果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需要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帮助孩子缓解症状。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一般是不太需要特别用药的。还有一些孩子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疾病所引起,比如有些孩子可能会有结核病。在结核病的时候,孩子往往可能也会有局部淋巴结的肿大,这个时候往往也需要进行抗结核的处理,针对淋巴结肿大本身,也是不太需要特别用药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孩子有一些更少见的疾病,比如像淋巴瘤这样的血液系统的肿瘤性疾病,包括有些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其他部位的肿瘤,孩子可能会有一些淋巴结的转移,这些都会导致孩子淋巴结肿大。这个时候需要用的主要就是抗肿瘤药物了,随着肿瘤的恢复,孩子淋巴结的肿大也会得到缓解。所以,对于儿童淋巴结肿大所需要使用的药物,一般是需要注意确认引起孩子淋巴结肿大的诱因是什么,多数情况下,只需要针对诱因进行用药处理,随着诱因的去除,孩子淋巴结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语音时长 02:29

2021-11-05

66763次收听

耳朵里破了流血怎么治疗
不小心被东西扎伤了扎破了如果出血出的不多,外耳道扎在外耳能看到伤口就是破了表皮,出了点儿血,用酒精清理完伤口,之后给它稍微的包扎一下这样就可以了。如果说耳朵扎到耳眼里边儿,耳道里边儿皮肤破了,如果出血不断就需要用干净的敷料捂着耳朵,及时到医院让医生来给你清理伤口,处理伤口,可能严重要的缝合。如果说是鼓膜破了感染了,耳膜长不上,等急性炎症过去可能要做一个鼓膜修补的治疗,如果没有感染可以急诊做。一般只要鼓膜穿孔不感染,鼓膜破孔程度小于四分之一是可以自己长好的。
语音时长 02:23

2021-09-29

83604次收听

03:17
耳朵里流脓水怎么回事
耳朵里流脓水意味着有化脓性的炎症,这种炎症通常指两个方面,一个是外耳道的炎症,一个是中耳的炎症。外耳道的炎症流脓水还疼,因为流脓水引起耳廓皮肤的炎症,引起软骨炎软骨膜炎。如果流了脓水不疼痛,说明骨软骨坏死了,这种坏死有时会造成耳廓畸形。中耳的炎症一旦流脓水,疼痛反而会减轻,有搏动性的溢脓的这种情况,而且是黏脓黏黏的,跟外耳道皮肤感染性的脓是不太一样的,有黏稠性,甚至于有一种脓臭味儿,往往意味着感染比较严重。
02:11
有中耳炎能上夜班吗
有中耳炎能不能上夜班要看病变的程度。如果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耳朵疼、流脓、高烧,不能上夜班,需要卧床休息。大多数,比如急性的卡他性中耳炎、慢性的卡他性中耳炎或者慢性的中耳炎,大多数症状很轻,不严禁上夜班。因为上夜班熬夜并不会导致中耳炎的迁延不愈,或者治疗效果不好,甚至进一步的引起并发症,跟上夜班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工作性质是经常接电话,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特别急性期耳朵闷堵,会影响上班的效率。但是,一般中耳炎不是上夜班的禁忌症。
中耳炎有什么危害
由于中耳炎疾病的发病程度不一,有严重有轻微的,很多患者认为耳朵的病,就可以吃吃药给耳朵滴滴药水,就可以轻松的治好,就算当时没有缓解,也感觉自己可以轻易治好,其实这种想法
中耳炎可以戴助听器吗
有流脓症状的中耳炎患者不可以佩戴助听器。无流脓症状的患者可以戴助听器。佩戴助听器的时候,注意不要过度塞入耳机,每天晚上使用完毕后要清洁耳机,这样可预防并发症。
中耳炎术后应避免出现引起的并发症
中耳炎患者出现持续性感染或者仅有耳根部感染时,应进行手术治疗,以达到消除感染的目的。但是患者术后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耳感染、听力损失、眩晕、面瘫等,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急性中耳炎听不见怎么办
炎症造成鼓膜的充血肿胀,使鼓膜振动能力下降,因此不能把声波振动传导到听骨链,这种情况导致听力下降,可以采用局部的抗生素或者抗生素加糖皮质激素的滴耳剂来滴耳,能够尽快消除鼓膜炎症、充血、水肿的状态,恢复鼓膜弹性,这样听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这种情况通常也是要采用足量和敏感的全身应用的抗生素口服,尽快控制化脓性炎症,减少分泌物,同时可以用一些减充血剂,减轻咽鼓管黏膜水肿,促进中耳腔的引流,还可以采用鼓膜穿刺或者是鼓膜切开,把脓液排出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鼓室腔里面会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脓性分泌物比较黏稠,包裹住听骨链或者影响听骨链弹性,造成听骨链振动受到影响,不能将鼓膜振动传导到前庭窗。鼓膜穿刺或者是鼓膜切开不仅能够缓解病人的耳痛症状,对于病人的听力也会有一定提高。还有比较少见的情况是中耳炎症会向内耳发展,引起感音性聋的表现,只能依靠足量的抗生素,尽快控制感染。
语音时长 02:27

2020-07-21

56666次收听

耳朵疼是怎么回事
耳朵疼是因为外耳道出现疾病,造成外耳道皮肤肿胀或中耳疾病。人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与软骨和鼓膜连接非常紧。当外耳道出现疾病,例如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疖肿等等,造成外耳道皮肤肿胀就会有剧烈疼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类似于汗腺的耵聍腺,外耳道骨部皮肤更加薄,没有毛囊、腺体,仅有皮下的颞骨骨膜。出现炎症疼痛非常剧烈,分布在外耳道的神经非常密集,包括耳颞神经,包括迷走神经的耳支,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以及来自面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很多分支,都密密麻麻分布在耳廓和外耳道皮肤,导致感觉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刺激就会出现疼痛。中耳疾病最常见中耳炎也会导致耳痛。
语音时长 01:44

2020-07-21

59264次收听

中耳炎的检查方法
中耳炎的检查方法,首先是鼓膜检查,这种检查在一些中耳炎的检查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次是听力检查,包括音叉食安检查以及仪器检测费法;再者是咽鼓管功能检查,需要检查患者的鼓膜内外气压;最后就是一些影像学检查。
中耳炎最佳治疗方法
中耳炎是由于耳膜内发炎造成的,发病时会出现耳内疼痛,流水或者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耳聋,因此,患了中耳炎,一定要及时治疗。中耳炎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如鼓膜切开术、中医疗法、服用抗生素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都具有很好的效果。中耳炎患者一定要重视,尤其是儿童,最容易发生中耳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中耳炎不治能自己好吗
中耳炎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大部分还是需要治疗才能痊愈。引起中耳炎的原因不完全相同,病变的程度也有差异,比较轻微的中耳炎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之上,部分可以治愈,但是前提是患者必须要准确的诊断且进行恰当的治疗,放任不管不可取。所以,患有中耳炎应该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愈合。例如鼓膜可以自行愈合,对听力影响很小,完全可以不做手术就达到很好的疗效。
语音时长 01:28

2018-10-16

53499次收听

02:45
中耳炎是如何引起的
中耳炎是中耳的炎症,是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时中耳感染而出现炎症。导致中耳炎的直接原因是感染,间接的原因可能全身抵抗力下降再加上局部的因素。引起中耳炎大致上有以下几条途径:第一是全身的感染在中耳的表现。第二是局部,如鼻炎、鼻窦炎通过咽鼓管然后到中耳。第三是通过穿孔,例如外伤导致鼓膜穿孔,游泳使不干净的水进到中耳,然后出现炎症的表现。中耳炎可分为化脓性中耳炎和非化脓性中耳炎,按照病程可以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一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最多见。急性中耳炎如果迁延不愈、病程超过三个月以上,此时称之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主要表现是耳流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也可能出现其他的症状,如耳鸣、头晕甚至还有耳朵疼痛等表现。
01:26
怎么确定是不是中耳炎
中耳炎诊断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第一、临床表现,比如耳朵流脓、听力减退、耳痛、耳鸣、眩晕等症状;第二、医生仔细检查病人的鼓膜是否出现异常;第三、需要病人做辅助局部CT检查。通过以上方式综合诊断才能确诊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