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病是什么病
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虾传播,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肝区不适等。肝吸虫病主要有华支睾吸虫感染、胆管炎症、肝纤维化、胆管结石、肝硬化等表现。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华支睾吸虫感染
华支睾吸虫是肝吸虫病的病原体,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胆管内。感染后可能出现轻度发热、食欲减退、上腹隐痛等症状。治疗需使用吡喹酮片、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物,同时配合护肝治疗。
2、胆管炎症
寄生虫在胆管内活动可导致胆管上皮损伤,引发胆管炎。表现为右上腹疼痛、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治疗需在驱虫基础上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肝纤维化
长期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肝纤维化。可能出现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治疗需在驱虫后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抗纤维化药物。
4、胆管结石
寄生虫残骸和分泌物可能成为结石核心,诱发胆管结石。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胆绞痛、寒战高热等症状。严重者需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石或外科手术治疗。
5、肝硬化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肝硬化,表现为腹水、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症状。治疗需综合使用利尿剂、降低门脉压力药物,必要时考虑肝移植手术。
预防肝吸虫病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流行区居民应定期体检,发现感染及时治疗。治疗期间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饮酒和油腻食物,多吃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帮助肝脏修复。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加重时要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