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59390次浏览

肠息肉是一种慢性的疾病,对于患者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大部分都会在直肠,或者是结肠出现明显的隆起样病变,也会危害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说在发现的时候,就应该尽快的摘除,可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它到底会有着什么样的症状,下面一起来看一下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一、 血便
  大便血的颜色通常是鲜红色,大便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左大肠息肉,甚至可以引起贫血的症状,但是大部分的情况下,并不会存在疼痛的感觉。
  二、粪便变化
  大便多为黏液性大便,排便不适,内急后有体重感,有时排便只能排出黏液,而这种其实在医学上,也就被称为假性腹泻
  三、息肉脱垂
  有一部分人在选择上厕所时,就会出现明显的息肉脱落,而这种现象在儿童身上,更容易出现,所以说一定要在最初的时候,就接受治疗。

四、腹泻
  严重的黏液可导致假腹泻,甚至可能会引发结肠,或者是直肠的疾病,也会出现明显的血便,拉稀现象,原本每一天的排便次数,都是比较稳定的,但是现在就会增加到三次,或者是5次左右,而且也会觉得并不是很舒适。
  五、腹痛
  腹痛的现象一般都是比较少见的,大部分的患者,并不会出现腹痛的现象,但是如果息肉比较大,就可能会引起肠套叠,此时就会伴有着剧烈的腹痛。

肠息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但是它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因此尽快接受治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在看到初期的症状之后,就应该马上接受治疗。另外肠息肉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相当大的不适,所以万万不可耽误医治的时间。

相关推荐

肠息肉治疗方法是什么
肠息肉治疗方法主要有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1、内镜下切除内镜下切除是治疗肠息肉的首选方法,适用于直径较小的息肉。常见的内镜下切除方式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
00:57
腹腔镜推结器打结方法是什么
做腹腔镜手术时,会用到腹腔镜推结器这种手术用具,合理使用这种手术用具可以对伤口进行缝合,从而起到止血、促进伤口生长的作用。不同腹腔镜手术产生的伤口不同,并且患者的身体情况也有差异,因此,腹腔镜推结器的打结方法有所不同,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方法。操作过程:第一步:医生选择合适的腹腔镜推结器用具。第二步:用腹腔镜推结器缠绕手术缝合线。第三步:用缠绕好的缝合线打结,缝合伤口。术后患者需注意伤口清洁,如果发现伤口有裂开、疼痛等现象,需及时就医,必要时遵医嘱再次进行缝合。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手术并发症有哪些
尽管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相对而言较为安全,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并发症。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则主要与息肉大小、形态、手术难度以及患者全身状况、是否伴随其他疾病等因素相关。1、药物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会因术前应用的相关药物,出现头晕、皮疹、哮喘等过敏反应。2、局部并发症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部位,可能会发生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能需要住院或手术治疗,一旦出现呕血、便血、严重腹痛或低血压等症状,应及时急诊就诊。3、全身并发症部分高龄或存在危险因素,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低氧血症、肺炎、脑卒中等并发症,极少数患者甚至可能会因病情恶化而导致死亡。4、手术失败如息肉过大或浸润过深,或发生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风险较高,无法通过内镜完全切除息肉时,则需要考虑进行外科手术予以切除。部分患者即使已给予适量镇静剂,也有可能会因镇静效果不佳,配合度过低等导致手术无法正常进行。此外,如患者在术中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低血压等症状,为安全起见也可能会考虑中断手术。此外,如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息肉已发生癌变,需进一步施行补救性手术,术后则可能还需要再次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56

2022-10-11

81626次收听

02:39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后注意事项
首先医务人员经肛门缓慢导入内镜后,沿直肠与结肠逐渐向前推进,直至到达盲肠末端。随后缓慢回撤内镜,并仔细观察明确息肉部位,如息肉较小,可直接应用活检钳切除,如息肉较大,则需应用圈套器切除。如上述方法均难以切除息肉,则需在病变部位注射适量生理盐水,使病变完全抬起后予以切除。切除的息肉组织,随即会被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查,明确息肉性质,并确认是否已发生癌变等。检查结果大约可在一周后领取。息肉切除后仍需定期复查,具体复查时间需由主治医生,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等综合决定。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需进行X线检查以明确是否出现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可能会因术中注气过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胀或腹痛,此时可尝试适当进行腹部热敷,下床活动或保持俯卧体位,促进排气。通常2-3小时后,随肛门排气症状,即可逐渐好转。此外,部分患者术后还可能会出现肛门疼痛或轻微出血,但通常随时间推移会自行好转。术后根据息肉的大小、类型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不同,部分患者可能会需要留院观察,切除息肉后创面一般3-5天可基本愈合,在此期间应避免饮酒、过度疲劳、禁食刺激性食物或剧烈运动等。
肛门里面胀痛老有便意是咋回事
肛门坠胀而且老想去排便,又一次拉不干净,每次都上厕所拉一点,拉完了还想去拉,如果这种现象要是在40岁以上的人,建议最好做肠镜检查,因为可能在肠管里长息肉或者肿瘤。试想肠管里如果长个东西,首先就有坠胀感,而且去排便有可能根本就没有大便,仅仅是肿物引起的坠胀感。所以现在认为包括欧美国家,也认为50岁以上的人,一般要做全结肠镜检查。因为肿瘤主要是随着年龄大,可能得的几率就会很高。如果要是排便有异常,老去排便又排不干净,首选要做全结肠镜的检查。比方查了有息肉,取了可能症状就消失了,有可能查了很正常,什么都没有,有可能是因为痔疮很大,引起的肛门下坠和排便不净感。
语音时长 01:27

2021-07-09

98245次收听

肛门口长了几个疙瘩什么原因
一般来说可能是有肛瘘了,有的人肛瘘,就形容屁股长了好几个疙瘩,这几个疙瘩有的时候会流脓,有的时候会流血,有的时候什么都不流,但是一摸反正就是突出皮肤的,这个叫多发性的肛瘘。如果有这种情况,及早去做手术,因为每个疙瘩跟每个疙瘩之间,可能在里面都是相通的,它都是一种肛管的感染。它要是在外面可能就是表现的,比方说形容肛门像钟表一样,有12点,有6点,可能长到3点,也可能长到6点,也可能长到5点。不管它长到哪一点,里面的肛管感染都是一个点。所以如果发现自己肛门上长了几个疙瘩,除了有湿疹,可能就是有肛瘘,应该及早的到医院去检查一下,去治疗。
语音时长 01:18

2021-07-09

55931次收听

02:32
做肠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吗
小于0.5公分,做肠镜的同时就可以给它切了。切完了以后,同时大夫就给送病理,一个礼拜病理结果就出来,可能是增生型的,有可能是炎性的,最不好的,可能就是管状腺瘤样的息肉。有可能一看息肉太大了,比如大于0.5公分,有0.8公分或者1公分,这样的人就不能切,切完了就容易肠穿孔。要是确实很大,如果有0.8公分、1公分左右的,我们建议最好是住院切除。住院以后切是一样的切,但是术后要控便,就是不让排便,因为排便会有肠蠕动,刚切完息肉场子薄容易穿孔。所以不能吃饭,在医院要输一些营养液。
肠息肉是如何引起的
在引肠息肉引起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什么叫肠息肉?所谓的肠息肉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粘膜损伤,引起肠内粘膜形成向外凸起的一个隆起性病变。我们就把病变统称为肠息肉。引起肠息肉的病因,我们最常见的比如有炎症性的刺激,比如一些肠道的慢性炎症,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刺激肠粘膜的损伤,从而使细胞发生一系列的变性变化。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会引起息肉增生,还有比如些便秘的病人,以及长期吃通便药物的病人,也会引起肠息肉的生长。另外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会进一步发展,往大肠癌的方向进行演变。这是由于反复的变化,造成了一个癌症的出现。
语音时长 01:41

2019-10-11

56012次收听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出现肠息肉的情况以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一些患者希望能够通过吃药的方法来消除息肉,但还是需要根据息肉的类型来进行判断,否则容易出现息肉恶化的情况。如今在治疗息肉的时候一般是采用内镜的方法和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
肠息肉患者在手术之后一定要做好生活调理,尽量保证充足的休息,不要让身体过于劳累,同时还应该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的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吃一些有利于身体恢复的食物,及时关注身体情况的变化,一旦发现某些不适及时进行治疗。
肠息肉多长时间复查
肠息肉如果小于两公分,一般认为一年复查一次。如果一年中,没有症状,比方没有腹痛、腹泻、大便出血,说明手术比较成功。如果在一年中,觉着肚子比较胀,甚至觉得大便出血是暗红色,就要随时上医院做肠镜检查。如果没有这些毛病,一年甚至两年还不复查,就容易引起再生长,就不能做到防病于未然。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14

68462次收听

01:33
肠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一般情况下,对于患有肠息肉的患者,必须通过做手术的方法治疗。肠息肉如果在两公分以下,患者可以直接做肠镜,就能够切除。在切除肠息肉以后,患者一定要注意观察病理的结果,比如要注意观察病检结果如果是一级腺瘤,或者是黏膜炎症,就可以不用做手术,也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如果患者的肠息肉大于两公分,或者是患者的病理结果是三级腺瘤,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就一定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切除腺瘤。具体可以采取哪种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肠息肉的种类来决定。目前,肠息肉的手术治疗方式都是以微创手术为主,可以做腹腔镜。如果患者出现肠息肉的淋巴结转移,就必须要开腹清扫手术。
01:41
肠息肉多久复查
一般情况下,患有肠息肉的病人,需要一年复查一次。如果肠息肉小于两公分,患者在经过肠镜手术治疗以后,就必须一年做一次复查。如果在一年当中,患者没有出现任何的症状,比如患者没有出现腹痛,没有出现腹泻,也没有出现大便出血的症状,就说明手术比较成功。如果在一年的时间当中,患者觉得自己出现肚子胀的情况,甚至是觉得大便出血的颜色,是暗红色,就一定要随时上医院,进行肠镜的检查。但是,如果是没有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经过一年甚至是两年的时间,还不复查,也容易引起肠息肉复发的情况发生。所以,肠息肉的患者,在做完手术以后,也应该注意定时去医院,进行复查。必须要注意做到防病于未然,对于肠息肉疾病,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增生性肠息肉严重吗
增生性结肠息肉不容易诊断,早起也无任何症状,所以发现时已经晚了,一般患者会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增生性结肠息肉一般没有过多严重的后果,也无癌变倾向,主要以预防为主。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肠息肉从原则上来讲还是需要切除的,因为肠这个部位,每天都会有有大便通过的,如果说不趁早除掉它,那么时间长了,是很有可能会癌变的。如果确诊是肠息肉,那么还是要把它烧灼掉的,这样就降低患结肠癌的可能性了,根据肠息肉的性质,进行切除。所以说肠息肉的切除手术是值得做的一个手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