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叶酸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化学名称为蝶酰谷氨酸,属于维生素B9,是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必需营养素。叶酸主要有天然食物来源的叶酸和人工合成的叶酸两种形式,参与核酸合成、氨基酸代谢和红细胞生成等生理过程。
1、天然叶酸
天然叶酸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豆类、动物肝脏等食物中,但生物利用率较低,烹饪过程中容易流失。菠菜、西蓝花、芦笋等深色蔬菜含量较高,动物肝脏如鸡肝、猪肝也是良好来源。天然叶酸需在体内转化为活性形式才能被利用。
2、合成叶酸
合成叶酸是经化学合成的叶酸补充剂,常见于强化食品和药物制剂,生物利用率可达天然叶酸的1.7倍。合成叶酸在体内无需转化即可直接利用,常用于预防神经管缺陷,孕妇每日需补充400-800微克。叶酸片、复合维生素片是常见补充形式。
3、生理功能
叶酸参与DNA合成和细胞分裂,对胎儿神经管发育至关重要。叶酸缺乏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心悸等症状。叶酸还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4、缺乏症状
叶酸缺乏早期表现为舌炎、食欲减退,进展期可出现腹泻、体重下降。孕妇缺乏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长期缺乏会引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常规检查可见大细胞性贫血,骨髓象显示巨幼变。
5、补充建议
备孕女性应在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持续至孕早期结束。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需要长期补充。甲氨蝶呤使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亚叶酸钙。补充期间应避免大量饮酒,酒精会干扰叶酸吸收和代谢。
日常饮食中应保证绿叶蔬菜、豆类和动物肝脏的摄入量,烹调时避免长时间高温处理。服用叶酸补充剂需注意可能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神经系统症状,长期大剂量补充可能增加某些肿瘤风险。存在吸收障碍或特殊用药情况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充方案。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