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怎么检查
胃病可通过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上消化道造影、胃功能检查和胃黏膜活检等方式检查。胃病可能与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胃痛、反酸、嗳气、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病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病变情况。检查前需禁食禁水,医生会将带有摄像头的细管经口腔插入胃部,过程中可能引起轻微不适。胃镜检查能发现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癌等疾病,必要时可同时进行活检或治疗。检查后两小时内避免进食,以防呛咳。
2、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主要病因。检测方法包括碳13/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呼气试验需空腹服用标记尿素胶囊,半小时后吹气分析;粪便检测适合儿童;血清抗体检测仅提示既往感染。阳性结果需结合症状判断,根除治疗常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联合使用。
3、上消化道造影
上消化道造影通过口服钡剂后在X光下显影,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与蠕动功能。检查前需禁食,检查时需多次改变体位以使钡剂均匀涂抹。该方法适用于发现胃下垂、贲门失弛缓症、胃食管反流等结构性病变,但对早期黏膜病变的敏感性低于胃镜。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钡剂排出。
4、胃功能检查
胃功能检查包括胃酸分泌测定、胃排空试验和胃电图等。胃酸测定通过插管收集胃液分析基础酸排量和最大酸排量,辅助诊断胃泌素瘤或萎缩性胃炎。胃排空试验采用放射性标记餐或超声评估胃动力,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图通过体表电极记录胃电节律,帮助诊断胃轻瘫等动力障碍性疾病。
5、胃黏膜活检
胃黏膜活检通常在胃镜检查中同步进行,钳取可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活检可明确胃炎类型、肠上皮化生程度、异型增生等级,是诊断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关键手段。取材部位包括胃窦、胃体和病变边缘,术后需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病理报告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必要时需重复活检或扩大取材范围。
怀疑胃病时应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症状,建议记录疼痛时间、诱因和伴随症状供医生参考。日常饮食需定时定量,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戒烟限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实行分餐制,家庭成员建议同步检测。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定期监测胃黏膜情况。若出现呕血、黑便、体重骤降等报警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恶性病变。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