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急性腹膜炎

56609次浏览

急性腹膜炎是指腹膜因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物理损伤等原因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发热等症状。急性腹膜炎通常由腹腔内脏器穿孔、感染扩散、外伤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处理。

急性腹膜炎的典型症状为突发性持续性腹痛,疼痛部位多与病因相关。上消化道穿孔引起的腹膜炎疼痛常始于上腹部,逐渐扩散至全腹。阑尾炎穿孔导致的腹膜炎疼痛多先出现在脐周或右下腹。随着炎症发展,患者可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心率加快等全身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意识障碍等表现。

引起急性腹膜炎的常见原因包括消化道穿孔、腹腔脏器感染扩散、腹部外伤等。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阑尾炎穿孔、胆囊炎穿孔、肠梗阻导致的肠壁坏死穿孔等均可导致消化液或肠内容物进入腹腔引发炎症。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也可能蔓延至腹膜腔。腹部开放性损伤或医源性操作如腹腔穿刺、手术后吻合口漏等也是重要诱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能引起非感染性腹膜炎。

诊断急性腹膜炎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医生会重点评估腹痛特点、腹部体征变化和全身状况。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等炎症指标异常。腹部立位X线片可能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空腔脏器穿孔。超声和CT检查有助于明确原发病灶和腹腔积液情况。对于诊断困难者可能需要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

急性腹膜炎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感染、纠正病理生理紊乱和处理原发病。患者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医生会根据可能的病原菌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对于穿孔、坏死性炎症等需急诊手术处理病因,如穿孔修补、脓肿引流、坏死组织清除等。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继续抗感染和支持治疗。

急性腹膜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随意搬动加重疼痛。治疗期间须禁食禁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康复期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低脂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观察体温、腹痛变化及排便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出院后遵医嘱继续服用抗生素,定期复查。平时应注意预防消化道疾病,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尽早就医。

相关推荐

急性腹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腹膜炎可能由胃肠穿孔、腹腔感染、腹部外伤、腹腔手术后并发症、内脏器官炎症扩散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腹腔引流、营养支持、止痛治疗等方式治疗。
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
体内的脏器出现造成急性腹膜炎,会有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的状况出现,呕吐时会吐出胃部的内容物,并且会带有胆汁。身体容易有感染中毒的状况出现。此外体内的脏器出现急性穿孔导致急性腹膜炎,还容易造成休克、毒血症等情况出现,影响个人健康。
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因
继发性腹膜炎主要病因一方面与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以及盆腔炎和输卵管炎等急性感染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则与胃穿孔、十二指肠穿孔、小肠以及结肠穿孔等急性穿孔等疾病有关。另外,空腔器官损伤、脏器破裂或手术意外也是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常见病因。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常见病因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可以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两种。不同类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及相应的病因有所不同,原发性腹膜炎又称为自发性腹膜炎,主要是由于感染溶血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所致;继发性腹膜炎,其发病诱因则主要是由于腹腔内一些脏器、外伤、穿孔等诱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