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尿少怎么办

64720次浏览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发现自己尿少会特别的担心。尿少有可能是生理性的,比如因平时喝水少、天气太热等。这种情况只要注意饮水就可以了。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的,比如泌尿系统感染,尿道堵塞,发烧等原因。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比如吃左氧氟沙星、三金片灯该药物治疗。有结石的要进行排结石的治疗等等。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补充水分,就会自然的出现尿少的现象,当然也有病理性原因导致的。病理原因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所以出现尿少见效,一定不要忽视。下面仔细分析一下出现尿少的解决办法吧。
  1、喝水少自然就会出现尿少,还有小便赤黄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平时注意饮水就可以恢复。
  2、尿少尿黄等现象很可能与天气热导致尿液浓缩等原因有关。但需要与病理情况相鉴别。患者平时要注意多饮水,易消化清淡饮食,必要时复查肝功能。如果没有肝胆不适,应该问题不大。

3、有泌尿系感染情况。这种情况除了尿少以外,还有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的现象。这就可能是由于尿道感染引起的,要去医院进行检查,检查尿常规可以明确确认病因,根据检查结果,选用敏感的药物,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进行治疗。可以通过口服三金片等消炎的药物来治疗,或者使用可以服用头孢克圬、左氧氟沙星等等进行治疗。平时应注意私处卫生,勤洗澡,换洗衣物,尤其是内衣内裤,要常常换洗,改善自己的饮食,多吃一些清淡的水果和蔬菜,忌辛辣,油腻。

4、尿少可能是属于尿道阻塞的病症。这样的病症得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一下,查一下是不是有尿道结石或是前列腺增生性的病症引起的。如果是属于结石性的病症,就得需要选择排石的办法进行治疗,使尿道通畅,如果是属于前列腺增生性的病症,就得需要做手术进行治疗,先去检查一下为宜。并且注意多喝水,不要憋尿,平时的话也是要注意增强个人的体质,多注意休息。
  5、发烧也会导致尿少的情况。如果本身有发烧的现象,尿少不用担心,治疗好导致发烧的原发病,退烧以后,一般就会恢复。多补充一些水分,白开水,喝一些水果和蔬菜汁也是有必要的。

相关推荐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方案。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肾病,免疫抑制治疗需根据患者蛋白尿程度、肾功能及并发...
03:02
什么原因会导致肌酐高
导致血肌酐升高的原因较多,如各种肾炎、肾病、药物导致的肾脏损伤、遗传性肾病等,只要损伤到肾脏,都有可能会导致血肌酐升高。血肌酐明显升高,提示肾功能不全,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经过肾脏排泄,任何因素,只要能影响到肾脏滤过的功能,都可影响到血肌酐的水平。当肾脏功能出现损伤,肾功能不全时,尿中肌酐的排泄会减少,从而使血肌酐蓄积在体内,出现血肌酐升高。血肌酐升高的原因,需结合患者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来分析。如果患者血肌酐升高,是急性肾功能不全,原因可分为肾前性、肾后性、肾性,所以原因各不相同。慢性肾功能不全,指各种肾脏疾病缓慢地进展,出现血肌酐的升高,原因有遗传性肾病、继发性肾病和原发性肾病。
02:48
两侧腰疼是肾病吗
两侧腰疼不一定是肾病,肾脏是没有感觉神经的,像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一般不会引起腰部的疼痛,除非肾脏出现急性病变,导致肾脏体积短期之内明显增大,牵拉肾脏的被膜,可以出现肾区的疼痛。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泌尿系统的感染,像肾盂肾炎、肾癌、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腰椎的病变及腰肌的病变等。常见导致腰痛的原因是腰肌的疾病,如腰部肌肉的筋膜炎、腰肌劳损等,且腰椎导致的腰痛一般位于腰背部的正中间,两侧是少见的,而结石或泌尿系统肿瘤导致的腰疼,往往以单侧发生为主。
02:55
胱抑素C是什么检查
血胱抑素C是判断肾功能的一项敏感指标之一,在血中的浓度主要由肾小球滤过功能决定,不受年龄、性别、饮食、炎症、血脂、体重及肝功能的影响。肾脏是清除循环中胱抑素C的唯一器官,是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对早期的肾损伤是很好的监测指标。胱抑素C升高一般代表肾脏功能受到损伤,数值越高,提示肾脏损伤越严重。但是,胱抑素C作为辅助的检查建议作为参考,还需要结合患者肾脏相关临床表现及其他肾脏相关的检查项目,结合病人查体等相关的内容,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决定是否存在肾脏损伤。一般的病人如果存在肾脏相关疾病,建议在做常规的尿素、肌酐等检查的同时进行血胱抑素C的检查,进一步对肾功能进行评估。
01:28
血液透析是什么
血液透析是通过对流和弥散的原理,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有害的物质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它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血液透析也可以用于治疗药物或者是毒物的中毒,使用透析机将血液引出体外后,进入机器过滤之后再输入回体内,在机器过滤的过程中,可以排除多余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起到人工肾脏的作用。但血液透析只是代替了肾脏的排泄功能,肾脏的其他功能透析是无法做到的。
02:09
免疫性肾病能治愈吗
免疫性肾病能否治愈,与肾病的原因或原发病相关。免疫性肾病是一个很大的范畴,肾脏疾病常常都是免疫介到的肾小球病。某些情况下,这种免疫介导的肾脏病可以治愈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某些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通过积极治疗能控制住疾病,但是大多数人最终都会向肾功能不全的方向发展。狼疮性肾炎也是一种免疫性的肾脏疾病,经过合理积极的治疗,可以控制全身狼疮和肾脏病的进展。但停药后,这种狼疮性疾病会再度活动,损害肾脏。
肾病二期能治好吗
肾病2期属于早期,主要的症状为蛋白尿、血尿,此时及时的控制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大多能够完全治好。不过部分肾病2期的患者原发病药物治疗不理想时,肾病2期会发展到3期,肾病3期就表明肾脏损伤偏重,已经不能逆转。但也需要及时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抑制病情的发展。肾病如果发展到5期,就属于尿毒症时期。尿毒症是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需要依靠透析或者肾移植来维持生命。不过不是所有的尿毒症患者都能找到合适的肾源,所以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透析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11

83252次收听

为什么肾病怕感冒
肾病之所以会怕感冒,是因为感冒本身就会导致肾病,比如说肾小球肾炎有一多半都是因为感冒所造成的。感冒之后也会加重肾病的症状,不仅使患者更加痛苦,也会加大治疗的难度。除此之外,感冒之后如果应用抗生素治疗则会加重肾脏损害,导致肾功能下降。
肌酐偏低是什么原因
肌酐是肌肉组织中储能物质肌酸的代谢最终产物,一般机体每20g肌肉每日代谢产生1mg肌酐,每天肌酐的生成量是恒定的。肌酐不被肾脏代谢,在血液循环中不与蛋白质结合,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血肌酐包括内源性肌酐以及外源性肌酐,内源性肌酐由氨基酸代谢产生,与肌肉容积以及肌肉活动情况相关。而外源性肌酐与饮食关系密切。如果肌酐水平偏低,常见于肌肉容积减少的人群,如瘦小的老年人。此外,肌营养不良、肌萎缩,也会导致血肌酐偏低。肌酐生理性的偏低,临床意义不大。而病理性的偏低,则需要查明病因,并给予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21

2020-02-14

59511次收听

肌酐偏低的原因
肌酐偏低一般临床意义不大。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所以肌酐偏低常见于体型偏瘦的人,尤其是女性。她们的肌肉含量较少,所以肌酐会偏低。此外,肌酐包括内源性肌酐以及外源性肌酐,而外源性肌酐主要是由饮食摄入而获取的。平时摄入肉类食物较少的人,长期吃素的人血肌酐会有所偏低。一些孕妇肌酐也会降低,主要和怀孕期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体液增多稀释等有关。患者出现肌肉萎缩,新陈代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肌酐不能由肌肉正常的新陈代谢产生,也会导致血肌酐偏低。
语音时长 01:21

2020-02-14

65066次收听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能要孩子吗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若肝功能正常能要孩子。乙型肝炎患者如果正在接受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相关药物可导致胎儿流产,发育畸形,生长发育异常等情况,不建议受孕。若目前未在用药状态下,患者肝功能正常可受孕。但受孕期间需进行相关治疗,阻止乙型肝炎母婴传播。乙肝性相关性肾炎患者需考虑乙型肝炎对妊娠母婴影响外,还需考虑妊娠对肾脏影响,妊娠状态下肾血流量增加,肾脏属于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在孕末期高血压和肾病范围的蛋白尿可发生翻倍增加,可能导致肾脏功能急剧性进展至肾功能衰竭阶段,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孕期并发先兆子痫,妊高症发病率,均较普通孕妇几率高,且胎儿发生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风险较大。
语音时长 01:26

2020-02-12

55977次收听

急进性肾炎的症状
急进性肾炎主要是由于感染后或者是接触了某些药物或者化学制剂,与吸烟、吸毒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多重因素的诱导下发生的一组肾脏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少尿乃至无尿,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伴或不伴有水肿和高血压,同时还有,一个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就是患者的肾功能可在数日或数月内急剧性的进行性恶化,快速进展至肾衰竭阶段。急进性肾炎可分为三类,第1型又称为抗基地膜抗体型,第2型称为免疫复合物型,第3型称为少免疫复合物型。血管炎对于三种不同的类型,临床表现还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如1型的愈后较差,肾功能进展的相对更加急剧,3型常有ANCA抗体阳性,伴有全身其他系统血管炎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57

2020-02-12

56848次收听

肾病如何调养
肾病的调养其实重要的是要避免感冒、避免肾毒性药物的接触,因为慢性肾炎这个疾病本身是不能够彻底治愈。平时要注意可能会造成病情复发或者病情加重的因素,其中比较常见的病情诱发的因素就是感冒和劳累,所以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不要贪凉,尽量要远离已经出现感冒的人群。
尿蛋白2怎么回事
不少人在接受体检时,发现自己尿蛋白出现明显提升现象,尿蛋白2其实有很多的原因并非可能是肾病而导致的,有可能是过于疲劳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因素,但是出现这类现象是一定要尽快的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增加治疗的难度。
肾病患者如何控盐
人们往往因口味过重而过量添加食盐。每天的食盐摄入可采取总量控制的方法,使用量具,每餐按量加入菜肴;另可在烹制菜肴时放少许醋,既提高菜肴的鲜香味,又有助于适应少盐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