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怎么回事
肛瘘可能由肛周脓肿、克罗恩病、结核感染、外伤或手术并发症、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肛瘘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肛瘘最常见的病因,多因肛腺感染导致局部化脓性炎症。患者常表现为肛周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脓肿形成后需切开引流。慢性期可能形成肛瘘,需手术切除瘘管。
2、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属于炎症性肠病,可能累及肛门直肠形成复杂肛瘘。患者除肛周症状外,多伴有腹痛、腹泻等肠道表现。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控制炎症,严重者需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合并肛瘘时需结合挂线疗法或瘘管切除术。
3、结核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引起特异性肛瘘,瘘管分泌物稀薄伴干酪样坏死物。患者多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可能伴随低热、盗汗。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需持续6-9个月。局部瘘管需手术清理结合抗结核治疗。
4、外伤或手术并发症
肛门直肠外伤或痔疮手术等可能损伤肛管结构,导致继发感染形成肛瘘。表现为术后创面长期不愈伴异常分泌物。需及时清创,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形成瘘管后需手术修复。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便秘。
5、先天性发育异常
少数新生儿可能因肛门直肠发育畸形导致先天性肛瘘,多合并肛门闭锁等异常。需通过肛门成形术等矫正畸形,术后需定期扩肛防止狭窄。婴幼儿肛瘘易复发,家长需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肛瘘患者日常应保持肛门清洁,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出现肛周肿痛、渗液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延误治疗。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相关推荐
02:38
02:04
03:21
01:23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肛瘘肛瘘是怎么形成的
- 2 肛瘘肛瘘啊怎么办
- 3 肛瘘原因引起肛瘘怎么引起的
- 4 肛瘘脓肿和肛瘘有什么不同
- 5 为什么会得肛瘘肛瘘
- 6 为什么得肛瘘
- 7 肛瘘是怎么形成的呢
- 8 肛瘘是怎么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