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是肠胃炎吗

拉肚子可能是胃肠炎的表现,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胃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其他常见原因包括食物不耐受、药物副作用、肠易激综合征等。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可能引起急性胃肠炎,表现为水样腹泻、呕吐和低热。治疗以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家长需注意患儿脱水情况,及时补充电解质。
进食被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细菌性胃肠炎,常见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医生可能开具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颗粒或黄连素片进行抗感染治疗。腹泻期间应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
暴饮暴食、食物过敏或进食生冷刺激食物可能引发功能性腹泻。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食物,适量补充益生菌饮品。乳糖不耐受人群应避免奶制品,可改用无乳糖配方奶。
抗生素使用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腹泻,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含镁抗酸剂也可能引起排便异常。出现药物相关性腹泻时应咨询医生,必要时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调节肠道微生态。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能出现反复腹泻伴体重下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则表现为腹痛与排便习惯改变。这类情况需进行肠镜检查,治疗可能涉及美沙拉嗪肠溶片、匹维溴铵片等药物。
腹泻持续超过2天或出现血便、高热、严重脱水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未彻底加热的食物,处理食材前充分洗手。恢复期选择低渣饮食,少量多餐,适量补充淡盐水和香蕉等含钾食物。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出现腹泻更需密切观察。